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动态 > 记录

公益中国人重走长征路丨四渡赤水出奇兵(二渡赤水再占遵义城)

时间:2022-05-25 16:56:54  来源:公益中国人  作者:元振国

  公益中国人(元振国)扎西会议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后实现伟大转折后的新起点,它总结了土城战役失败的原因并且对红军进行了整编,整编为16个团(不含干部团),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保证了遵义会议所开创的历史性转折得到实现。也是长征转变的重要一环。

图片1.jpg

  扎西是苦寒之地,补给困难,不适合建立新的苏区,滇军也从毕节和镇雄北上围堵西进的红军,川军也在西边围堵红军,面对敌人的围堵,急于解决的问题是:被围困的中央红军要到哪里去?哪个方向才是敌人最预料不到的方向?这个时候毛泽东站了起来,他提议;“向东,再渡赤水,回到遵义去。”

  1935年2月11日,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中央红军各军团和中央纵队开始从扎西向东进发,这是一个让红军官兵心绪复杂的早晨,为什么十几天前打过来的路现在又要回去,红军官兵心里都有一些困惑,他们不了解往回走的理由,也就不能预测未来的前景是什么。

  在连续四天的阴雨中,中央红军到达了川黔边界的古蔺县境内。2月16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布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说明了当初之所以放弃遵义决定的北渡长江,是为了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川滇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进行阻挡,“党与中革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地区中创立根据地”。

图片2.jpg

  “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有利的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从井冈山起就一直跟随毛泽东作战的红军官兵,除了他们深有体会外,对这样的话语再熟悉不过了。

  此时蒋介石的判断是:中央红军依旧是在扎西徘徊,而且还在寻找北渡长江的可能。此刻北面的川军依旧在向扎西靠近;西面的滇军由于已经接近了扎西,更加小心翼翼地试探前行;南面的国民党中央军正不分昼夜向北开进;敌人的重点在于堵住红军西进和北上的通道,东边的防线很薄弱,只有当时贵州很弱的王家烈的部队,而且现在出于被动状态。

图片3.jpg

  事实证明,在中央红军离开扎西向东移动的七天之内,除了川军发现了红军移动的一丝迹象外,国民党中央军并没有弄清楚红军行动的真实意图,其各路大军依旧在向扎西急速推进。于是,在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以前,其东进的举动已经具备了出其不意的前提。

图片4.jpg

  此时,中央红军近三万官兵经过七天不停顿的行军,从古蔺南侧悄悄越过了薛岳“配备完全”的阻击阵地,在国民党军重重包围一个缝隙间穿过,走到了包围圈的边缘,已经再一次到达了川黔交界处的赤水河边。2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了“为东渡赤水河对我军十九日行动部署至各军团”电,要求中央红军各部队“须在明(十九)”后两天以最迅速坚决行动确实取得并控制渡河点,架好浮桥,最迟二十日及二十一日上午全部渡河完毕”。

  二渡赤水河可以调动敌人,争取主动权,于是决定在二郎滩、太平渡二渡赤水。作战行动依然是有两个主力军团担任开路前锋:红一军团为左路,占领太平渡附近渡口;红三军团为右路,占领二郎滩附近渡口;中央纵队在后卫红五军团的掩护下从中间通过。

图片5.jpg

  红一军团先头部队二师迅速地到达了太平渡,控制了渡口和岸边上的船只,并以一个团抢先渡过赤水河,占领了河东岸贵州境内的高地,由派出另一支部队在土城附近渡过赤水河,对土城、元厚的黔军进行侧击,掩护主力部队渡河。在两支红军部队的夹击下,黔军只是朝天空放了几枪就跑的无影无踪了,红军工兵部队在相距十公里的的太平渡和九溪口两个渡口同时架起了浮桥。

图片6.jpg

  二郎滩渡口是坐落在川黔两省交界处的繁华小镇,集镇沿着赤水河西岸延伸开来。就在右纵队先头部队红三军团十三团于十八日晚抵达二郎滩渡口的时候,黔军犹国才部的一个团也正向这里快速推进。,并占领了河东岸一个制高点,其一部已经开始向赤水河西岸赶来。对于十三团官兵来说,争取道先机就是胜利。他们用仅找到的三只船开始了强渡,由于河水水流喘急,好不容易才渡过了一个营,团长彭雪枫万分焦急、立即命令占领滩头阵地。突然,前面不远处传来了枪声,原来是黔军和闻信赶来的游击队交上了火。十三团在渡过来两个营后立即向黔军阵地发起攻击。两个营的红军鼓起了勇气,以决死的态势向山上黔军阵地猛扑过去。红军的呐喊声刚一向起,黔军没有抵抗丢下阵地就跑了。红军官兵意识到是黔军,就大胆地追了上去。黔军为了逃命就纷纷地从河谷悬崖上往下跳,在一个小山窝里,因摔伤不能动的黔军就有三四十人,弯曲的山路上到处都是黔军丢弃的背包、枪支弹药。

图片7.jpg

  当晚,二郎滩渡口的浮桥架设完毕,红花三军团的后续部队陆续渡河。十九日早晨,渡过河的红三军团主力部队向当面的黔军发起了攻击。防守阵地的是昨晚增援而来的黔军一个团,阵地俢在通往遵义的一个叫把狮坳的山口上。红三军团兵分几路,正面进攻,左右迂回,当黔军团长魏金荣发现后路已被截断时,立即带着几名卫兵率先逃离了阵地,结果引发了黔军不可收拾的大溃逃。

  左纵队红一军团一部在土城附近渡过赤水河后,立即向土城和元厚发动了进攻。驻守这两个据点的黔军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后,就向北撤退到葫市等待增援,驻扎在土城附近的黔军教导师第三旅五团借口没有防守土城的任务,也即可撤离了。攻打土城的红一军团的官兵心情是复杂的。十几天前,就是在这里,他们的许多战友付出了生命。占领土城后,他们站在依然能够闻到血腥味的战场上,不禁百感交集。

  红一军团扫清了黔军的阻击后,向桐梓北面直插过去。同时,红三军团也开始向桐梓南面进击。

  就在中央红军大规模渡过赤水河这一天,出乎蒋介石准备在扎西围攻红军的预料,没想到红军跳出包围圈,蒋介石下达了“在赤水河以西消灭红军的部署”。但是仅仅只过了两天,中央红军就快速突破了黔军的防守,从赤水河以西打到了赤水河东岸。于是,蒋介石的军事部署随即就变成一纸空文。此时的蒋介石在地图前走来走去,最后勉强得出一个推想:红军北渡长江不成,按原路返回,一定是又要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次日,蒋介石给王家烈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听从薛岳的指挥,同时命令他立即开往前线。

  这一天是王家烈给自己母亲正是祝寿的日子,在中央红军西区云南扎西这十几天的日子,应该说,王家烈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给他带来巨大灾难的红军终于离开了贵州,现在该轮到四川的刘湘和云南的龙云倒霉了。王家烈很想借给母亲做寿的机会庆祝一番,同时联络一下贵州社会各界。突然,他的手下跑了进来,向他报告说:红军已经回到了贵州!红军回到贵州的消息令来客一哄而散,这可把王家烈给吓坏了,终于盼着红军离开了贵州,没想到红军又打了回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红军究竟要干什么,朱毛红军为什么老是和自己过不去。他几乎绝望了,匆忙回到遵义召开军事会议,准备与红军拼死一战。

  2月23日,红一军团到达习水县新罗坝,红三军团到达桐梓以西的花秋,红五军团到达了习水附近的良村,红九军团到达了习水附近的碗水,中央纵队到达了吼滩。当晚,中革军委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对桐梓县城发动攻击。此时的桐梓县城只留了黔军两个连,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在红军的攻击下,这座黔北重镇就这样再一次被红军占领了。

  占领桐梓后,红三军团开始向桐梓以南的遵义方向疾行,沿途的贫困百姓都来为红军送行,每天都有近百名贫苦农民参加红军。这时,红三军团接到中革军委攻击娄山关的命令。

  当时川军潘文华急忙从扎西自西往东追击红军,红军派出一个团造大声势北渡长江,把潘文华往北调到温水,这为红军争取了三天的主动权,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一个瞬间就能逆转形势,王家烈派自己的心腹死守娄山关,等待贵阳北上遵义的吴奇伟的中央军两个师救援遵义,为此要坚守两天,这个时候黔军的战斗力上来了,之前是把红军赶走,现在是红军要夺取遵义,夺取自己的地盘,娄山关是遵义的制高点夺取娄山关,遵义就无险可守,经过艰苦的斗争红三军团终于夺取了娄山关,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 忆秦娥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指的就是娄山关。

  王家烈得知娄山关已被红军占领,便和手下柏辉章跑到距遵义城北约七公里处的十字铺,在公路两侧大约五十米高的山头上仓促建立起防御阵地。十一团在政委张爱萍的指挥下向其攻击受阻,刚撤出不远,军团主力就到了。于是,十一团立即把攻击改为围歼。两支队伍分别向黔军的两侧迂回,然后发起攻击。柏辉章发现黔军已经腹背受敌,急忙下令全师撤回遵义城内。

  这时,黔军第五团已经从鸭溪赶到遵义,黔军在湄潭的部队也在向这里疾进,薛岳的国民党中央军第九十三、第五十九师距离遵义只有两三天的路程。因此,中革军委认为占领遵义的时机稍纵即逝,要求红一、红三军团务必当日拿下遵义。

  1935年2月27日,位于前沿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心急如焚。在安排部队休息后,便带着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兰国清前出到遵义城墙下一个隐蔽处观察敌情。这时,城墙那边突然响起枪声,邓萍身子一歪,倒在了张爱萍的肩膀上。黔军的子弹射进了邓萍的头颅。

  邓萍,这位十九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党派遣在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开展兵运工作,结识了具有强烈正义感的爱国军人彭德怀,成为彭德怀秘密加入共产党的入党仪式的主持人。1928年7月22日,他又和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一起举行了震惊中国的平江起义,成为红五军将领。无数次血战,邓萍和彭德怀年复一年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彭德怀凝视着邓萍苍白的面容,亲自为他洗了脸,换上了一身新军衣。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红军将领不禁热泪长流。

  这天夜里,红三军团向遵义发起了进攻。彭德怀的命令是:“拿下遵义成,为参谋长报仇!”

  晚上,十二团、十三团的突击队悄悄爬上了城墙,杀死了哨兵,他们在城墙上吹响了军号。山城遵义又一次在梦中被惊醒,红军官兵们高喊着“为参谋长报仇”冲了进去。黔军没能组织起任何抵抗就丢弃了一切,从城南夺门而出,一路狂逃而去。

  遵义城又被红军占领了。彭德怀为邓萍买了一口棺材,将他埋在城外山坡上的一棵沙棠树下,年仅二十七岁的红军参谋长邓萍从此永远长眠在了遵义城下。

图片8.jpg

  这一天。我来到烈士墓前,向牺牲的红军将领邓萍、向牺牲在这里的红军烈士献上鲜花,深深地三鞠躬!

  没想到红军刚夺取遵义,吴奇伟就赶到遵义附近,二十八日上午毛泽东一直期盼的打一场胜仗的时刻出现了。彭德怀和杨尚昆立即做出了作战部署:红三军团十团、十三团在遵义西南的红花岗、老鸦山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十一团担任迂回包抄的任务。林彪和聂荣臻也命令红一军团各部队在遵义东南修筑工事,等战斗打响后,一师包抄敌人的后路,二师准备追歼。同时,红三军团的十一团和红一军团的三团分别接敌,采取边打边撤的战术,将吴奇伟的国民党中央军向北引诱。接近中午时分,两军相峙于遵义城南的红花岗和老鸦山。

  在江西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场上,红军曾多次与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交过手,现在两军骤然在贵州偏僻的一角相逢,战场的气氛格外异样。

  向红三军团十一团红花岗防御阵地进攻的是国民党中央军第五十九师,在炮火的掩护下,第五十九师的两个营反复向十一团的阵地猛冲。十一团坚守在红花岗阵地主峰,凭借着险要的地形丝丝地阻击,把敌人拖在这里,双方都出现很大的伤亡。当敌军两个营的主官伤亡殆尽时,敌人便出现了动摇,大溃退的趋势已经不可遏制。

  对红花岗主峰的进攻受阻之后,吴奇伟调整了作战部署,集中兵力向十团防守的老鸦山阵地发动了进攻。一个正师的国民党兵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的轰炸掩护下,黑压压地向红军阵地前沿冲击而来。在小小的山头上,双方展开了空前残酷的肉搏战,一直持续到下午,老鸦山阵地被国民党军占领。

图片9.jpg

  老鸦山是遵义前的制高点,如果无法打败来犯之敌,遵义将不保,不但红一军团向敌人两侧的迂回失去了依据,而且中央红军将面临着两面受到夹击的处境。更为严重的是中央红军自突破娄山关以来的所有努力将毁于一旦。

  这时,中革军委命令干部团上。干部团由北向南正面进攻,十一团从左侧助攻,林彪带着红一军团一师迂回到敌人的后面,抄了吴奇伟的后路,直接掏了吴奇伟心窝子,打到了吴奇伟的指挥部,结果吴奇伟一下子方寸大乱赶忙逃到乌江边上,从乌江的浮桥马上逃了过去,部队还没有过完吴奇伟就命令砍断浮桥。有人提醒他说:“还有不少兄弟在桥上呢。”吴奇伟说“砍”浮桥被砍断了,桥上的国民党军随着浮桥的断裂跌入了滚滚的乌江。

  红军获得了长征最大的胜利桐遵大捷,毙敌两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大量物资,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终于在长征获得了一次大的胜利。但是,蒋介石视中央军吴奇伟两个师的失败为奇耻大辱,那么蒋介石会采取什么行动呢,红军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如何渡过长江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呢?

  遵义成了一座欢乐之城,军委纵队进入遵义城后,电令第五、第九军团扼守娄山关,第一、第三军团开始休整。在遵义的天主教堂里,中央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红军干部们穿上了干净的军衣早早地来到了会场,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领导同志来了,大家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个子瘦高、头发很长的毛泽东身上,至少有一两年了,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上。张闻天首先传达了在扎西会议上通过的遵义会议决议。而后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宣布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组成军事领导小组。

  而此时贵州的两大城市贵阳和遵义,一个被中央军占领,一个被红军占领,贵州军阀王家烈的二十五军也彻底被打残,王家烈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
铸魂•2024&#82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困送爱心——湘潭岳塘交警看望慰问特困三胞胎家庭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敬老美名扬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