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2021年7月4日下午3点公益中国人重走长征路由湖南通道来到了贵州省黎平,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黎平会议纪念馆和红军旧址。黎平会议是中央红军入黔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它彻底否定博古、李德中央红军前往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决定,决定继续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
黎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69.15%,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1934年12月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主力分两路向贵州进发,很快就越过了省界,此时的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贵州最贫困的山民被称为“干人”,红军总司令朱德对这个称呼的解释是“他们所有的一切完全都被榨干了。”这些扶着原始的木犁在石缝中劳作的人衣不蔽体,目光呆渧,唯一的栖身之处便是用茅草搭盖的窝棚。贵州的财主和军阀以挥霍和奢侈著称全中国。他们的军队用步枪和烟枪装备,人称“双枪将”,对付省内的干人凶恶无比,对外作战能力却十分低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除了盛产鸦片,也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
贵州军阀王家烈和蒋介石的关系很微妙。在贵州的地面上,王家烈看上去是绝对的统治者。但是,由于各路军阀内部争斗剧烈,因此,在贵州地面上实际形成了几股互相牵扯的势力。蒋介石表面上支持王家烈对贵州的统治,暗地里有帮助贵州的其他各路军阀割据一方,以利用军阀的势力牵制、削弱王家烈。蒋介石等待着中央军统治贵州的机会。而王家烈利用往两广倒卖鸦片的时机,和他有着同样心情的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订立了“三省互助联盟”,企图联合起来与蒋介石抗衡。但很快就被蒋介石知道了,王家烈自此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心头恨。
王家烈心里很清楚,如果中央红军进了贵州,那么,共产党就要占领自己的地盘,自己势单力薄无以抗衡,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必定会以追击红军为借口跟着进入贵州,自己流离失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为此,王家烈和所有的黔军将领都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对中央军留上个心眼,以待观望,再做图谋。
中央红军于12月15日进入贵州黎平。黎平——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城”,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云蒸霞蔚,山尖如剑芒,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即有建制,至今仍保留着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古城德凤。且素有“侗乡之窗”“曙光之城”“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美称。
这一天,中央发出一个通知:是夫妻的可以团聚几天。贺子珍、邓颖超、萧月华等都洗了脸,将头发梳理整齐,被等在外面的修养连外面的警卫员接走了。
怀孕数月肚子已经明显隆起的贺子珍买了一只老母鸡,作为给丈夫毛泽东的见面礼物。尽管她对丈夫备受疟疾折磨有思想准备,但见面的时候他换是为毛泽东的憔悴十分伤感。这个曾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游击队队长的女红军,曾经多次抱怨自己不多的怀孕,但她对丈夫始终充满温存的情感。她在鸡汤里放了一把辣椒,毛泽东关心地问起她的身体状况,这让贺子珍不由地想起了他们那个叫毛毛的孩子,,这个话题让本来就心事重重的毛泽东心情更加阴郁了。
时年三十岁的邓颖超依旧在吐血,当他走进丈夫的办公房间后,就看到胡子很长的周恩来依旧在伏案工作。他们相识于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中,一九二五年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时,他们在广州结婚。此后,他们近十年的夫妻生活大都是在纷飞的战火中度过的。而今,夫妻相逢是幸福的,邓颖超望着油灯光影中周恩来表情严峻的脸,预感到党内将有重大的事件发生。
北上还是西进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博古、李德仍坚持到湘西去。为了解决路线问题、思想问题、军心问题,18日,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县内“胡荣顺商号”,一个最大的商人家进行,这家雕梁画栋、明亮宽敞的房屋,商人在红军到达前就跑了。
政治局委员到期后,没有看见正在打摆子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这是他进入中央苏区以来,第一次缺席共产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策性会议。
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者有博古、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刘少奇、陈云等。博古首先发言,他重申了中央关于下一步行动计划:从贵州向北进入湖南,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湘西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接着几个军团的领导发言,回顾了第四次反“围剿”以来红军经历的那些不断失利的战斗,回顾了湘江一战红军遭遇的惨烈的牺牲和巨大的损失,提出了中央红军为什么走到如此被动的地步。听了红军军团领导的话语中已经有了“该算算账”的味道,表情十分不自在的博古感受到了这种味道。
这时,毛泽东开口了。他再次阐述了自己的建议: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想法,因为会合的路线已经被敌人严密封锁。毛泽东认为,即使再次付出巨大的代价到了湘西,红军发展的天地也不宽阔。斯大林早在一九三零年就建议中国红军向四川发展,现在看来这个建议很英明。毛泽东指出:目前国民党军在贵州的防御力量很薄弱,如果中央红军在贵州东北部的遵义地区能够站住脚,那么,向北偏西可以相机北进与力量更强大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向北偏东又可以与红二、红六军团相互策应,遵义地区应该是一个能让红军左右逢源的好地方。
张闻天、王稼祥表示支持毛泽东的建议。在关系到中国红军命运的重大决策的讨论中,毛泽东突然把斯大林说过的话搬出来,显然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和准备。对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多年来,毛泽东一直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他在政治上遭受的所有挫折,几乎都和他这个态度有关。毛泽东对苏联共产党倔强的戒备贯穿着他的一生,直到晚年,他依旧对北方那个大国“土豆烧牛肉”时的共产主义给予过温和的嘲讽。
在黎平会议上,毛泽东把斯大林的话拿出来给予重审,目的就是对付李德和博古这些所谓“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以使红军避免再次遭遇重大挫折。果然,博古没能对毛泽东的建议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于是,会议很快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
当周恩来把这个“决定”的俄文翻译本送给李德后,李德“勃然大怒”。继而向周恩来大吼起来。在李德的吼声中,周恩来用英语不断地解释,当双方的情绪都达到激烈的顶点时,一向稳重的周恩来突然一掌拍向了桌面,桌子上的马灯被震翻在地,李德的屋子顿时一片漆黑。
黎平会议另一个决定也让李德感到无奈和难堪:刘伯承重新当上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李德最早认识的军事干部刘伯承是一九二九年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里,当时,刘伯承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经历使比他小八岁的李德只有憧憬和仰望。
李德和他的中国妻子萧月华的结合是一件让红军官兵愤愤不平的事情。原来在少共机关 做内勤工作的女红军萧月华,是在组织的要求下与进入中央苏区的李德生活在一起的。自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对语言不通异国男女就经常发生争吵。在黎平,被警卫员领去与丈夫团聚的萧月华突然哭着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她找到周恩来请求首长“救救她”李德一直追到周恩来的屋里要把他的妻子拉走,这一情景被毛泽东看见了,毛泽东就大声地制止了李德。在听了萧月华的哭诉后,毛泽东说“今天我要行使一下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的权利,月华同志,跟我走。”
毛泽东的态度开始强硬起来。李德呆呆地看着毛泽东把萧月华领走了。
作为长征征途上的首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没有触及中国共产党和和中国工农红军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领导决策层问题,仅仅就红军的走向在军事层面上作出了决定,这是一次中央政治局等同一次单纯的军事会议。它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恢复了民主集中制和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中央红军在黎平休整了六天以后,开始向遵义方向移动。
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列为陈列馆,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从黎平会议纪念馆出来,我们又游览了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领导人的住址以及黎平的翘街。
黎平翘街包括二郎坡及东门街两部分,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扁担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街道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翘街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翘街,因街道两头高、中间低,形似翘起的扁担而得名。“一根挑起过红军长征重担的‘翘扁担’,它使红军一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当地群众这样形象地比喻黎平会议与翘街之间的“长征情”。漫步这条百年古街,上个世纪80多年前那个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历史时刻在我的眼前闪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