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参加“情系军休葆本色、弘扬孝老传美德”重阳节慰问军休干部活动照片
公益中国人讯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时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西汉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重阳节很早就与“寿者”相关。
唐代王维的那首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更是明确描写了当时的重阳风俗:登高望远、 遍插茱萸、思念亲人。这里的亲人并不单指父母或者老人,也包括兄弟姐妹。
把重阳节完全定义为“老人节”,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可以说,重阳节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个特定的“老人节”,它还年轻,有许多深厚的内涵等到我们去赋予,去挖掘。
我觉得,在这个节日里,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首先,我们可以借这个节日,做一些弘扬和传播孝文化的事情。尽管中国的“孝文化”更宽泛,“行孝”的对象不一定是老人,但显然,孝文化最核心、最重要的还是针对老人。或者说,是否对孝敬老人,才是孝道的试金石。以“敬老”来引领“弘孝”,是一件顺利成章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让重阳节,不但是一个“敬老节”,而且是一个“弘孝节”。两者虽然密不可分,但还是各有侧重:“敬老”主要侧重于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整体性尊重和关爱;“孝道”主要侧重于每个子女作为个体对自己父母的体贴和照料。如果我们只谈“敬老”,有可能会让社会关注点流于抽象,流于形式;如果我们只谈“孝道”,又可能偏向狭隘和自私。所以,把个体的“孝道”和群体的“敬老”结合起来,才容易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古人所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是一种个体的孝道意识,“以及人之老”,则是群体的“敬老”意识。这就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其次,我们要让这个节日更有意义,让它变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目前,这个节日的定位很模糊,人们并没有搞明白,这个节日是给老年人的还是给年轻人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节日是老年人的,与年轻人无关,老年人爱咋玩就咋玩去。国家目前尚未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似乎印证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我认为,这个节日不但是老年人的节日,更是年轻人的节日,甚至应该是全社会的节日。这个节日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年轻人认识老人、了解老人、陪护老人、扶助老人。如果年轻人此时此刻都在办公室打卡上班,为事业打拼,他哪有时间和心思去关心老人呢?这个节日就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变成了纯粹老年人的“娱乐日”。事实上,老年人大多数已经退休,他们并不迫切需要这样的“娱乐日”。因此,我建议,尽快把重阳节变成一个法定假日,让全社会所有的人都参与,用这一天好好的去陪护老人,倾听老人,思考老人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节日将更加有意义。在此之前,我们的各种单位,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年轻人参与重阳节活动。我们每位年轻人都要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
再次,我们要让老人们从这个节日中找到存在感和自我价值。重阳节被定义为“老人节”或“敬老节”,这并没有什么错。我们对老人最起码的态度是尊敬和关爱。但事实上,许多老人还是会产生“失落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靠边站”了,对社会已经不重要了,已经成为需要被社会关爱扶助的“弱势群体”了,心理非常失落。尤其是,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许多老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不但自己很无奈,也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因此,在新的时代,我们对于老人,不仅仅要尊敬和关爱,而且要让他们产生存在感、被需要感。我们要关心老人们“自我实现”的愿望,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未竟的理想、抱负,为社会继续发光发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月月人不同。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古老的节日,必将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亘古不变的是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缅怀,对寿者的感念。
(作者潘福平为富曼欧资本董事长, 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弘孝基金管委会副会长兼上海服务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