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弘孝基金潘福平:“社会化”和“产业化”是养老的大方向

时间:2018-08-02 13:16:26  来源:  作者:
11.jpg

  中国公益导报讯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经历的历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发奋求学的少年、忙忙碌碌的青年。一转眼,我们就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父母老了,我们要思考他们的养老问题。我们自己也逐渐老去,也要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就整个中国来说,中国的老龄化来得太快,“未富先老”,全社会也必须一起来思考养老问题。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家族式的社会结构,养老靠家庭,或者靠家族。家,就是老人的港湾,老人的避难所。当代的社会,大的家族已经分散化、碎片化,或者说已经解体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家庭的人数越来越少,一个典型家庭成员只有3-4个人。这样的家庭结构,对于赡养老人,已经力不从心了。

  因此,养老社会化,或者部分社会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目前,国家提出的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考虑到了中国的传统和现实,既强调发挥家庭的作用,也凸显社区、机构与医院的参与,是一条家庭与社会结合的养老方式。但是,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吗?我认为还没有,还有太多太多的欠缺,等着我们去做。

  就经济方面来说,尽管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但还很不完善,在财政支付上已经捉襟见肘。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财政支付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最严峻的时候平均每一个年轻劳动力就要负担一个老人,其压力可想而知。而这种基本养老保险仅仅只能保障老人基本的衣食住行,离舒适与优裕的生活条件还颇有距离。

  基础设施就更不乐观——中国缺少太多的养老床位,使得绝大多数老人无法走进养老院。中国缺少有责任心并训练有素的护工,老人得不到应有的陪护。为老年人开设的健康、娱乐设施还很少,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往往被社会漠视。

  这些问题,有些是应该由政府去做的,有些是应该由公益慈善机构去做的,有些是可以由企业去做的。由企业去做的那部分,就是“产业化”经营,就是养老“产业化”。

  很多人一听到“产业化”,就感到害怕,产生抵触。他们说:你看,医疗产业化,就看不起病了;教育产业化,就上不起学了;住房产业化,就买不起房了;如果养老也“产业化”,连变老都不敢了,怎么办呢?

  我认为,我们国家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进行“产业化”的时候,产生了很多问题,把属于公益事业和公共产品的部分也产业化了,引起了很多群众的不满,亟待改善、纠偏。但不能由此否定“产业化”的方向。试想,如果没有住房产业化,还是按照以往计划经济的“分房子”模式走下去,中国老百姓能够那么快速地改善住房条件吗?如果不允许医疗产业化,谁愿意去研发那些治疗疑难杂症的药品呢?

  “养老产业化”也是一样。属于政府职责和社会兜底的公共产品,绝对不能推给社会、推向市场;属于民间公益、慈善性质的,要靠慈善组织和非盈利机构去做;属于盈利性的事业,就要让它产业化,吸引社会资本来经营。因此,对于养老的产业化,我们没有必要一律排斥,而是要思考如何去界定,如何去创造一种模式,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我们弘孝基金,是一种慈善基金,是做公益事业的,而不是做产业投资的。但我们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去投资养老事业,去探索养老产业化的商业模式。我们也会帮助企业家们去对接相应的项目和资源。我们共同的愿望是把中国的养老事业做好,让老人满意,子女放心!

  (作者潘福平为富曼欧资本董事长,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弘孝基金管委会副主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
铸魂•2024&#82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困送爱心——湘潭岳塘交警看望慰问特困三胞胎家庭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敬老美名扬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