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之窗

19岁儿子要将公益进行到底

时间:2017-12-09 13:26:59  来源:三秦网  作者:姬娜

  据公益导报讯 49岁“黄马”黄忠文秦岭救人不幸坠崖遇难,4年营救近200人……12月8日,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联合阿里天天正能量,赠予“黄马”团队万元公益金,并发放正能量证书,助力“黄马精神”薪火相传。黄忠文19岁儿子表示,要将公益进行到底。
  正能量证书和公益金 赠“黄马”团队
  “泪别英雄!”“一路走好!”8日,记者再次来到长安区书香门邸小区“黄马”的家中,亲朋好友、公益人士、热心市民、小区邻居,不断有人前来吊唁,送上挽联。
  本报公益记者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三秦都市报委托,赠予“黄马”团队——陕西秦岭应急救援中心万元公益金。天天正能量平台负责人说,只为助力“黄马精神”薪火相传,激励更多义务救援志愿者坚定前行。
  “听我口令,立正!”陕西秦岭应急救援中心主任鲁军,召集前来为“黄马”办丧事的该团队救援人员,整齐地站成三排。“黄马”妻子赵芳玲也是救援中心的一员,卧病在床的她委托儿子小黄和中心主任鲁军一起接受证书和公益金。
  当记者表示送达就可以,不必麻烦大家列队时,鲁军说:“一定要有一个仪式,用相机拍下来,因为这份荣誉值得珍惜,这是对‘黄马’的认可,是对我们救援队员的认可和鼓励。感谢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和三秦都市报。”
  志愿者紧握拳头放在胸前,小黄和鲁军一起接过证书和万元公益金。
  子承父业 继续做公益
  小黄低头看着证书,咬了咬嘴唇。19岁的他,在新疆当兵,5日晚上接到家人的消息说是父亲救援时受伤了,便连夜出发,6日凌晨回到家中,看到父亲的遗像,犹如晴天霹雳。
  记忆中,父母以前时常出去救援,有时也会带他去养老院等地方做公益。当兵以前他住校,周末回家,家里没人,打电话一问,父母进山搜救去了。有时候父母半夜接到派出所的营救协助通知,便立即出发。
  哭过之后,看到卧病在床输液的母亲,他擦干眼泪。家里的顶梁柱走了,自己已成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一定要振作起来。
  因为担心80岁的奶奶难以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大家至今瞒着老人,“奶奶打来电话,妈妈擦干眼泪说,都好着呢!”
  “父亲生前的愿望是,让我好好当兵,长大报效国家和社会。”小黄说,他要好好当兵,复员之后继续做父亲未做完的事,在工作之余,和救援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做公益,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爱。
  救援队员 都有救援资格证
  多数人为“黄马”的精神点赞,也有个别网友说,是救援不专业导致悲剧发生。对此,鲁军表示,他们中心的40多位正式队员,都有资格证。并且拿出了“黄马”的职业资格证书,记者看到,黄忠文是应急救援员四级,发证机关是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并有该促进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盖章。
  杨利军是该中心的救援队员,本职工作是沣东新城某环卫所的环卫工人,“‘黄马’以前常说,救人一定要争分夺秒,早一分钟就可能多救一个人。我们也知道进山有危险,我们是在用自己生命换别人的生命,但是,当我们看到被困者那种对生命渴望的眼神,就会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
  “黄忠文遗体告别仪式9日8时在西安殡仪馆咸宁厅举行。”该中心发起人之一的杨利民说,以后会提醒救援者在救援时一定要更加注意自身安全。(记者 姬娜 实习生 霍宇飞 冯翠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
铸魂•2024&#82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困送爱心——湘潭岳塘交警看望慰问特困三胞胎家庭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敬老美名扬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