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为表现对象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上溯王羲之,近至诸多圣手,常将自己对于龙和龙文化的理解与领悟诉诸于笔墨,创作出一大批形态多元,内容丰富的艺术佳作,既发展了龙文化的内涵,又充实了书画艺术的宝库。
龙文化艺术馆 馆长柴德有
柴君德有,数十年痴于“龙”字,遍采诸家,不懈钻研,最终将书、画结合,创泼墨龙技法,亦书亦画,一气呵成。于方寸之地,潇洒写意,尺幅之间,绘气象万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更展示出了其与众不同的风采。龙在国人的眼中是一种神物,《说文解字》说它是“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由这段描述,可见龙字的神髓首先在于它能大能小,可曲可伸的莫测变化,而《易经-乾卦》则以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见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来喻示其不同状态下的形态。所以,对于龙字的书法艺术表现,关键是如何控制、把握好变化的尺度,这也是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柴德有老师在长城老龙头泼墨书龙
从柴德有的作品来看,形态迥异的字形以及对于线条和泼墨强度张弛有度的控制,表明他对技法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进而能够随心所欲的将胸中的沟壑以笔下的波澜表现出来。就柴德有泼墨书法的艺术构成来看,其核心的艺术技法在于笔法和墨法。从书法美学的角度而言,笔法表现为控制线条的运动和力度,具体内容为运笔的快和慢、轻和重,线条的长和短、粗和细、直与曲等,对线条施加不同的力度和形状,完全可以令书法观赏者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表现在形态上,此时“天外雷霆犹灌耳,蛟龙潜卧待春风”,彼时则“日破云开晴川历,神龙一抖动乾坤”……而这在柴德有的作品中有着非常鲜明的表现。
柴德有老师在东岳泰山泼墨书龙
墨法则表现为对于“泼”的轻重缓急所形成的视觉紧张程度,以及线条墨色的浓度和渗化效果的控制。墨法尤其是泼墨,是国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段。由于晚明以降很多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遂将此技法不自觉地带入书法,强化了书法的表现力,进而受到书法家的重视。对于柴德有的泼墨龙来说,墨法的运用是核心技法,“泼”则是最主要的特色。在他的被国家黄帝陵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作品中,泼墨虬劲有力,墨色变化自然,与线条的运动节奏、结构变化融为一体,艺术效果非常突出。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故而将许多的人文理想寄托于龙的身上。如它的刚健、祥瑞、威严、进取配合儒家理想的君子之风,同时也赋予了其国家昌明、教化有为的意象,所以《易经》论述乾卦的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从文字上,我们能够感很明显地感受到龙中正平和的高贵气度、刚健的品质,但是通过一个字的书法艺术表现出来,无疑带有很大的难度,因而需要更高的艺术技巧。首先是大写意。用笔不讲究工细,要知道,这毕竟不是绘画,可以精雕细琢,而且前文我们提到,龙是一种“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的神物,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每一次表现,实际上都意味着作者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来塑造出来,所以非常适合以粗线条的、大轮廓的写意的方式来表现神态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其次是运笔一气呵成,集中全身的精气神进行泼墨写意,运笔有力,气势连贯,浑身积蓄的力量在瞬间奔涌而出,如不可遏制的洪水,由此形成的冲击力势不可挡。
柴德有老师作品一《神龙回首》
柴德有老师作品二《蛟龙出海》
柴德有老师作品三《龙魂》
柴德有的主要作品基本上是以满幅为主,泼洒的墨迹呈放射状消失在尺幅的边缘,在浓墨重彩的写意轮廓对比下,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纵深感。也突出了字体主干轮廓的立体感和厚重感。由此显得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欣赏柴德有的泼墨龙,尤其感觉神韵十足。所谓神韵,指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独特的神韵令人印象深刻,所唤起的对于美的渴望是绵延无尽的,德有先生所经营的神韵,结合了书与画的神髓,从而使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其内心情感的宣泄,他所摸索出来的潇洒奔放的写意笔法充满了个性的风采,既有“醉墨淋漓狂似舞,龙蛇着意弄神姿”的豪放汪洋,又有“桃花时雨纷纭下,烟柳春风自在斜“的细腻质朴。期待德有先生不断的推出好作品。(张凤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