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人物 > 公益明星

《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出台 史柏年:这将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时间:2017-08-13 20:19:23  来源:  作者: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这份文件提出的理念、方法、措施都能落实的话,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上将是一个里程碑。”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益时报》特别邀请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史柏年对《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史柏年表示《指导意见》令人振奋,并给出了上述评价。

中央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份文件专门支持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史柏年认为,这表明中央政府对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清楚,定位也越来越准确。

在史柏年看来,过去的扶贫很多是粗放型的、漫灌式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造成了等靠要的观念,而观念上的转变不是靠粗放式扶贫就能解决的。

此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比较贫乏,造成人的能力、素质低下,导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再用过去的扶贫办法是不解决问题的,即便是投入大量的钱财,短时间里能够脱贫,但长期不解决问题,还可能返贫。而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从理念上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你处于暂时的困难,我链接外面的资源推你一把,但根本是要你自己转变,意识转变,能力提升,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根本。”史柏年表示。

其次,社会工作比较着眼于长期,不是短期的指标完成就OK。会从教育入手,从儿童入手,从生产方式、观念入手,从干部的基本素质提升入手,这是社会工作擅长的。

再次,精准帮扶不是一刀切,而社会工作可以用个案管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来解决,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引进社会工作,就是因为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有不可替代的的作用。”史柏年强调。

《指导意见》也对此进行了明确: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新兴力量,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拓宽致富路径、提升自我脱贫能力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一份认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文件

重视社会工作,还要能发挥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史柏年认为,《指导意见》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高度契合的。

“比如说《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群众主体,助人自助;坚持东西合作,广泛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坚持党政引领、协同推进,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经常在讲的理念的东西。”史柏年表示。

《指导意见》还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服务内容:

一是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配合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对贫困群众开展需求评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救助方案,促进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推动贫困群众服务需求与扶贫资源精准对接。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团体互助、宣传倡导等服务,推动健全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

“社会工作用的是非常科学的社会调查的方法,可以精准识别对象,并了解造成他的困难的原因、他的需求,这是社会工作特别擅长的东西。”史柏年表示。

二是参与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配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社会力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其发挥潜能、提升技能、互帮互助、积极就业创业,通过增加稳定收入脱贫致富。

“全靠外力的话,只会造成懒汉,他自己不发挥任何作用。我们要着力于能力建设。”史柏年表示。

三是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帮助因自然条件恶劣需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关系调适,联系就业资源,发展自助互助组织,重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更好融入新的社区生活。

在史柏年看来,搬迁会造成很大的不适应。一个是被搬迁人到了新的地方,他的社会融入问题;还有当地居民对他们的接纳问题。在这两个群体融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社会工作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

四是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力量开展贫困村留守儿童及家庭的监护随访、调查评估、监护指导等工作,督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承担监护主体责任。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开展成长辅导、法制宣教、临界预防、行为矫正、社交指导、情绪疏导等服务。配合学校和社区做好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工作和成长关爱服务。

五是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服务。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顾、权益保障、临终关怀等服务。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妇女提供精神减压、心理支持、亲职辅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对贫困地区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强化心理社会支持,帮助其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要发挥出来,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壮大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此,史柏年表示:“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这份文件提出的理念、方法、措施都能落实的话,这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上将是一个里程碑。”

据史柏年观察,我国过去二十多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是在城市,在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布。几十万高校毕业的社工专业学生也都留在了城市,很少有回去的。

“从人才的培养上我们过去是失衡的,农村这块我们没有关注到。”史柏年表示。他认为这样的分布对农村是非常不利的。农村非常需要社工人才,但是进不去,留不下。所以《指导意见》提出壮大贫困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是非常符合实际的一个措施。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实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支持和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系与贫困地区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帮助贫困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支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到贫困地区开展专业督导,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到贫困地区进行社会实践。

支持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到2020年,促成至少200所高校与贫困县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要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从发达地区共选择300家管理规范、服务专业、公信力强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通过人才支持、项目支持、督导支持、培训支持等方式,将受援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继续支持每年选派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深入中西部艰苦贫困地区,扎根贫困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着眼点要放在培养当地的社工人才上。通过200个专业院校,300个社工机构进去帮助当地的人才成长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毕竟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最熟悉,对自己的问题最有发言权。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是扭转了过去不平衡的状态,会形成一个人才分布比较均衡、合理的格局。”史柏年强调。

一个社工行业的巨大机会

谈到这份文件对社工行业的意义,史柏年表示,这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他说道:“这份文件比较具体,对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寄寓了希望,让大家可以施展拳脚来做事情,问题是有没有意识到,能不能行动。”

就社工来说,虽然目前反贫困专业的社工很少,但一般的专业院校培养的基本上是通才型的人才,包括价值观、理论、方法,基本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完整的。“把这些人放到反贫困的领域中,通过短期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去实践中摸索,再加上理论的督导,是可以胜任的。”史柏年表示。

对于社工机构来说,参与“牵手计划”,在业务上可以拓展。发达地区的很多机构比较成熟,但竞争也比较激烈。到一个新的地方、没有开发的地方去,可以大展手脚,可以做很多事。虽然地区不同,但服务对象、问题需求是有相同地方的,比较成熟的机构完全可以把服务经验、成熟的项目移植推广到贫困地区。

与此同时,落实《指导意见》,当地也会给一些经费上、政策上的支持。机构可以赢得当地政府、民众、服务对象的认可。社会声望和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行业组织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等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各省级社会工作领域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工作领域社会组织发展。

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为例,可以对接社工服务机构,各地社工行业组织,一方面了解贫困地区的需求,一方面在发达地区对接相应的机构。

先行者已经在路上

实际上,在《指导意见》发布以前,社会工作行业的先行者已经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着眼于人才培训培养,推出了播种计划。计划由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实施,《公益时报》社支持。

据史柏年介绍,该计划面向贫困地区的两类人群,一类是困难家庭的青少年,给他们免费提供就学机会,在就学的同时就业,让他们尽快地脱贫。另一类是面向农村基层干部,做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人,提供社会工作培训课程,着眼于培养、壮大当地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对长征沿线24个贫困县的材料进行了汇总,其中有十多个县的扶贫计划里提到了播种计划,我们将进一步对接。”史柏年表示。

该计划涉及的资金将面向社会进行筹集。此前已经通过“精准扶贫、点燃希望”——“长征带”教育扶贫播种计划慈善晚宴的拍卖筹集了100多万的善款。

更重要的是同时招募了多名就业导师。导师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将提供助学资金、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资源,或持续帮助学员解答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从而提升学员的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深圳市也开展了社会工作援疆工作,2011年在喀什成立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引进援疆社工,培训、聘请本地社工,帮助当地培训6500人次。

工作站指导成立了当地的阿凡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喀什家和社会服务中心、喀什市越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喀什市什亭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结合喀什实际制定“家有好邻”民族团结嵌入式社区、“幸福夕阳红社会活动”、“西域巧娘”妇女创业培训帮扶、“青工进社区”志愿者等15个服务方案。

先行者已经在路上,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将大有可为,也需要更多力量的加入。

■ 本报记者 王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
铸魂•2024&#82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困送爱心——湘潭岳塘交警看望慰问特困三胞胎家庭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敬老美名扬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