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翻过了一座座山,跨过了一道道梁,山风呼啸,黄河滔滔。在红军东征87周年之际,2023年2月18日下午3时,公益中国人、中志协传承雷锋精神志愿者委员会“公益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团30位志愿者及爱心人士从延川县文安驿出发来到了延长县城,在当地公益组织李永平会长陪同下参观了位于城内寨山西南麓的红军东征会议旧址。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陕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土地革命时期,陕西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1935-1948年,党中央以陕北为中心,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红军东征会议旧址共有七孔土窑洞,其中自西向东第二孔为毛泽东主席和贺子珍同志旧居,第三孔为东征会议室,其余五孔分别为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和聂荣臻同志旧居。步入室内原物保存完好,院内有一棵槐树,胸径1.8m,上百年历史,树下石桌、碾子均为原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结束了历经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而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了大西北。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日本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华北五省已名存实亡。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正在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之。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大地的蚕食鲸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虽然率领陕甘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创造了开展革命新局面的条件,但是陕甘苏区面临的局势还是很严峻,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红一方面军仅剩1万余人,面积狭小的苏区不仅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品还很匮乏,给养困难的红军想要扩红实属不易。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国民党重新调集陕、甘、宁、绥、晋五省军队对陕甘苏区进行“围剿”,并加紧实行经济封锁。党和红军如何打破“围剿”?救亡图存的出路在何方?
东征!1935年12月17日,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展现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过人的军事胆识,做出了东征的关键决策——主张红军应当乘全国抗日高潮的形势,东渡黄河向山西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苏区的巩固。最终,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
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遵照上述命令,各路东征部队迅速隐蔽地集结到黄河岸边,进行渡河准备。
1月26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东征主力部队从瓦窑堡出发,27日下午到达刘家河乡后段家河村,28日下午到达延长县城,在中共延长县委的精心安排下,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住进了该旧址大院。29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这里接见了中共延长县委书记高朗亭和苏维埃延长革委会主席谭生彬,听取了延长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和恢复建设情况,并向他们作出了“积极支援前线,努力建设家园”的指示。30日视察了该县石油厂。
1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了由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林彪、聂荣臻、左权、徐海东、程子华等军委部分领导同志和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期间,全面检查了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毛泽东主席讲话指出:“东征讨阎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对我们有利,我们执行的是‘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方针。”毛泽东主席说:“希望通过东征建立一块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接,也解决红军给养扩大问题。”他还要求一定要保证黄河各渡口在我们手中,是我们进退有距。会议为东征部署了兵力,调整了干部,正式组建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并确定了东征的行动路线和战略方针。将红28军、红1军团、红15军团分为左、中、右3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征。黄河游击师随同主力出征,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红29军则担任后方留守。
2023年2月19日一早,公益中国人志愿者一行从延长县城出发来到了位于延川县境内的乾坤湾。在这里,志愿者们参观了红军东征革命纪念馆。
“密云遮星光,万船乱梭飞,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摩拳擦掌杀气高,我们铁的红军……红旗山西飘,同胞齐欢迎,卖国贼阴谋挨了当头棒,抗日救国大家来,工农商学兵。”
步入陕西延川红军东征革命纪念馆,一曲雄浑激昂的《红军东征歌》让人热血沸腾,陕北的特有曲调格外悦耳动听,使人瞬间仿佛置身于红军东征的年代。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
战歌嘹亮,战鼓催征。1936年2月20日晚8时,毛泽东率领由红28军、红1军团、红15军团组成的“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按照瓦窑堡会议决定,发起强渡黄河的战斗。红1军团渡河突击队从绥德县沟口村渡河,红15军团从清涧县河口村渡河。经过激烈战斗,一军团突击队在中阳县坪上村渡口登岸,15军团突击队在石楼县贺家凹村渡口登岸。突击队的勇士们按照预定计划,攻占渡口敌碉堡,迅速扩大突破口,后续梯队接连登岸。在先头部队突破黄河防线之后,大部队紧随其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阎锡山设置的黄河防线,一夜间被撕开数十里长的裂口,晋西吕梁山区成为东征战役的主战场。
1936年2月21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机关从陕西清涧县的河口渡河,在石楼县的东辛关渡口上岸;2月23日,红一方面军约1.3万人乘着木船和羊皮筏子全部渡过黄河。从此,红军开始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播撒革命的火种,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首先在山西建立。
红军东征从1936年2月20日渡河入晋直至1936年5月5日回师陕北,红军在山西境内历时75天,转战50余县,横扫大半个山西,共击溃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歼敌1.3万多人,俘虏4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4000多支,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组织了地方游击队30余支,从人力、财力上壮大和加强了红军的力量。
红军东征回师陕北后毛泽东主席的旧居
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在延川太相寺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用四句话来概括东征: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财物,对解决陕北根据地经济困难和增强红军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5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军总部回到了瓦窑堡,历时117天的渡河东征胜利结束。
站在黄河岸边,滔滔的河水奔流不息,来到毛泽东主席东征会师陕北清水关上岸处,望着两岸连绵不绝的大山,在黄河的涛声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又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拐点,红军东征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火种,极大地改善了陕甘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战略态势,推动了山西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来年八路军再度出师山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