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雄安新区雄州大地,回想起已逝的原雄县县委老书记李毅同志——这位地道的焦裕禄式的好书记,他威严可亲,目光坚定,雷厉风行的魁梧身影,亲民爱民、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工作认真的工作作风,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记得那是 1981 年下半年,保定地委调任李毅担任雄县县委副书记时,协助书记抓全面工作,同时兼任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众所周知,当时冤假错案多如牛毛,错综复杂,有的部门推诿扯皮,搪塞敷衍,有的领导明知有错坚持不予纠正,糊弄上级,包庇下级,更有甚者根本不想解决群众的冤假错案信访的事,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进行违法拦访截访。李毅书记却挺身在前,敢于担当,彰显正义本色,做到公平公正。他一线指挥,昼夜奋战,忘我工作,对每名平民百姓的申诉都亲自阅办,亲自下乡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几乎每天晚上 12 点之前从未休息过。工作人员多次劝李书记休息他就总说“蒙冤者饱尝冤屈,度日如年,早日平反,全家就早获得新生。”由于日夜奔波,劳累成疾,李书记得了腰肌劳损后,躺在病床上还过问、督导平反工作。两年时间,给全县一万多个蒙冤家庭洗刷冤屈,得以昭雪,使数万人走出阴霾,重见天日。 无不夸赞李书记是雄县蒙冤者的“大救星”。李毅书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无论开会,还是调研,经常轻车简从,减少陪同,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当时县委只有一辆老式吉普,却舍不得乘坐,有时骑车下乡,有时步行入村,令人无不叹服。1984 年,李毅被地委调任雄县县委书记期间,工作作风一如既往,把雄县当作家,爱民如己,关怀备至。每次由保定回雄县上班不要车接,步行到公交车站,自己花钱购票,乘坐逾百公里班车,准时到达雄县。每周回保定老家不许车送,总是自己骑车到车站,把自行车存放车站,再购票坐班车回保定。 李毅书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身边工作人员更是约法三章严格要求。1985 年中秋节,李书记身边的工作人员擅自从十里铺乡一村果园购来水果准备大家分分欢度佳节,他闻信后严厉地批评了工作人员,指令工作人员做了深刻检查,最后又责成工作人员把水果全部退还了果园。在当地传为美谈。 李毅书记除了出席会议,很多时间都是骑自行车下乡入村,奔赴基层一线,巡回往返 17 个乡镇,两年多时间,基本走遍了县域大小村庄,并且很少在乡镇食堂就餐。有时用餐,也自觉按着规定缴纳餐费。雄县广播站的领导,看到李书记非常辛苦繁忙,为了方便他及时掌握和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就给李毅书记配送了一部袖珍收音机,成了李书记的手中珍宝,爱不释手,天天把这部袖珍收音机佩戴在身,形影不离。每天早晨,李书记经常一边听新闻,一边站在机关食堂门口排队买饭。大家总想让李书记先买。可他从不搞特殊,就是 坚持与人们一起按序买饭,颇受大家拥戴。1987 年春,李毅书记被调回到保定地委政法委工作。离开雄县时,他只携上常用的被褥、书籍,其他什么都没带,就是那部袖珍收音机,让他如获至宝,沉默良久,最后还是交给工作人员,连连嘱咐道: “送回去吧!送回去吧!这是公家的!”可想而知在李书记的心目中公家二字的份量有多重…… 李毅书记是公认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他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影响、感召和激励着我们每名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踔厉奋发,勇往直前。
李书记离任后接任县委书记杨廷顺同志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公开表态李毅同志几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已载入雄县历史史册。
作者:常 小 路 (现任雄县老年协会党支部书记)2025 年8 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