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代记芬 通讯员:马东东)暴雨倾盆,乌云笼罩易县大地,险情悄然蔓延。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严峻较量中,河北保定易县尉都乡孝村支部书记郭晓春挺身而出,以“党员不分属地,险情就是集结号”的坚定信念,在洪水中筑起生命防线,用行动诠释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与温情。
7月下旬,河北保定易县遭遇强降雨袭击,多地出现积水内涝、群众受困情况。郭晓春冒雨巡查至邻村台坛村时,眼前景象令人揪心:低洼地带已成一片泽国,积水最深处近两米,浑浊的洪水肆意涌动,十余户村民被迫转移至房顶,在狭小空间里等待救援,眼神中充满惶恐与无助。

“快!组织党员干部,开铲车救人!”危急时刻,郭晓春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召集本村党员干部,调度村内铲车投入救援。在齐腰深的积水中,铲车如同“生命方舟”缓缓驶向被困群众,每一步都在洪水中艰难挪动,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郭晓春带领党员干部紧盯救援细节,小心翼翼地将受困群众从房顶转移至铲车,再安全送达安置点。每一次往返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每一次转移都凝聚着责任与爱心,经过数小时连续奋战,被困村民全部脱险。

在这场暴雨抢险战斗中,郭晓春与基层党员干部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沾满泥巴的裤腿、熬红的双眼和一颗守护群众的滚烫初心。他们穿梭在暴雨洪流中,用行动筑牢生命守护线,让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据了解,易县此次强降雨抢险中,无数像郭晓春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他们是暴雨中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生命的星河。正是这些平凡英雄在危难时刻逆行而上,让“守护”二字有了最生动的注脚。他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与颂扬,更激励着更多人在风雨来临时勇敢站出,成为他人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