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讯(代记芬 通讯员:刘文龙)2025年7月29日,由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发起,联合黑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雷锋车队,在众多社区领导及学校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迎八一 看望老兵,走进抚顺雷锋城”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老兵及先进人物表达敬意与关怀。
当天一大早,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李延辉,内勤李金玲,宣传部冯兴,长春都市靓点玖玥雷锋车队副队长曲天鹏,副总队长孟凡喜、周瑞雨,外联部孙志,长春都市靓点众诚雷锋车队队员隋海春,以及黑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刘文龙等一行人集合完毕。同时,长春市净月区彩织街道力旺社区党委书记黄元斌,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主任邢艳萍,长春彩织街道办事处中海社区党委书记刘艳艳,长春彩织街道办事处园丁社区党委书记刘艳波,长春彩织街道办事处力旺社区工作人员吴彦江,长春市第十七中学14岁的孟晓涵和长春高薪第二实验学校10岁的姜冠宇也加入其中,大家怀着崇敬与期待,驱车前往辽宁省抚顺市。

清晨八时,车队抵达抚顺市东高速口,全国劳动模范邓凤兰、抚顺雷锋车队队长王鲲鹏以及车队队员早已在此列队等候。作为全国首个“雷锋号”公交车组创始人,邓凤兰以标志性的温暖笑容迎接远方来客:“抚顺是雷锋精神的故乡,你们远道而来,就是一家人!”她胸前佩戴的雷锋徽章与朝阳交相辉映,恰似60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的灼灼红心。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李延辉紧握邓凤兰的手感慨:“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我们带着黑吉两省百姓的敬意而来。”邓凤兰回应:“雷锋精神不分地域,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更有力量,全体队员在队旗上庄重签名,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李延辉表示将永久收藏这面队旗,它见证了辽吉黑三地学雷锋志愿者的团结互助精神。随后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车队首站来到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家中。这位84岁的老人身着旧军装,胸前勋章熠熠生辉。当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10岁学生姜冠宇为他献上鲜花时,乔老说:当年雷锋教我认字、帮我给母亲寄钱,他总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老人家中满墙的雷锋照片、案头泛黄的《雷锋日记》,无声诉说着跨越半个世纪的战友情谊 。乔安山之子乔伟展示了三代从军的“传家宝”——祖父的军功章、父亲的转业证书、女儿乔婷娇的退伍证,印证着“一家三代学雷锋”的铿锵誓言。乔安山老人多年来致力于传播雷锋精神,他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围坐在乔老身边,认真聆听他讲述与雷锋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真谛。乔老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他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和传承让大家敬佩不已。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以乔老为榜样,将雷锋精神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的志愿服务中。小朋友们也被乔老的讲述深深吸引,姜冠宇瞪着大眼睛,听得入神,心中种下了一颗向雷锋学习的种子。
告别乔老后,一行人来到第二站,全国劳动模范邓凤兰工作的地方。邓凤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模范的担当与责任。她的奋斗历程和奉献精神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社区领导们与邓凤兰亲切交流,表达了对她的崇高敬意,并表示要将她的精神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鼓励更多居民积极向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们则向邓奶奶献上了鲜花,稚嫩的脸上满是崇敬之情,邓凤兰也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后,大家来到第三站——抚顺大将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室。在这里,与服务队的张文立、于淑琴等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分享着各自在学雷锋过程中的经验和故事,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分享了多年来在爱心送考、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经历,抚顺大将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也介绍了他们在本地开展的一系列特色学雷锋活动。通过交流,双方都收获颇丰,也更加坚定了继续践行雷锋精神的决心。期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于淑琴表演评剧《火红的太阳》,以传统艺术形式歌颂雷锋精神的永恒光芒;范金霞以快板《再访乔安山》生动再现雷锋战友的精神传承故事,将雷锋故事融入地方戏曲。当演员唱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时,观众齐声应和,掌声如潮。随后,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展世荣向姜冠宇赠送绣有“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书包
离开大将军活动室,队伍前往第四站——非遗传承人杨擎宇工作室。杨擎宇专注于创作与雷锋相关的非遗作品,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雷锋主题手工艺品。王鲲鹏向长春和哈尔滨的客人介绍煤精雕刻与抚顺这座工业城市的渊源:“咱抚顺产煤精,杨老师用这本地宝贝雕雷锋像,是把城市根脉和雷锋精神拧到一块儿了,在这里,杨擎宇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大家领略到了非遗文化与雷锋精神融合的独特魅力。更为特别的是,杨擎宇赠送两个学生孟晓涵和姜冠宇雷锋头像,这两份珍贵的礼物承载着对孩子们传承雷锋精神的期许。姜冠宇捧着雷锋头像,小心翼翼,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喜悦,他表示一定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向雷锋学习。
晌午时分,车队来到辽宁雷锋干部学院用餐并参观学习。在乔安山孙女、雷锋学院外联部主任乔婷娇引导下,众人参观学院“雷锋精神永恒”主题展厅。从雷锋生前使用的方向盘到“雷锋班”传承至今的学习笔记,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螺丝钉精神”的时代价值。当乔婷娇提到学院创新“移动的教室流动的课”教学模式,将雷锋精神课程送到全国26个省市时,长春彩织街道力旺社区党委书记黄元斌感慨:“这种‘走出去’的传承方式,让雷锋精神真正活了起来!”
在学院欧一楼大厅,一场特殊的“雷锋入列式”震撼上演。全体人员身着正装列队,乔婷娇作为第三代雷锋传人,手持点名册逐一念出队员姓名,所有被点到名字的都大声答:到,随着“雷锋!”的点名声响起,众人齐声洪亮应答:“到!”声音响彻大厅,这一借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点名仪式的环节,让每位参与者深切感受到加入“雷锋行列”的神圣使命。随后所有人共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在激情澎湃中入列活动结束
下午,众人来到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雷锋纪念馆。这座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里,陈列着雷锋同志生前的珍贵遗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认真聆听雷锋的成长经历、工作事迹以及他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雷锋的精神,让大家深受触动。社区领导们不时驻足观看,思考着如何在社区工作中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为居民服务,将雷锋的事迹和精神铭记在心。讲解员重点介绍了雷锋使用过的公文包、皮夹克等文物。当看到雷锋修补多次的袜子时,10岁的姜冠宇问:“雷锋叔叔为什么不买新的?”王鲲鹏蹲下身解释:“他把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需要的人,这就是雷锋精神的‘螺丝钉’品质。”参观结束后,大家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与坚定,此次雷锋纪念馆之行,无疑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信念。
在雷锋墓前,天空飘起细雨,少先队员姜冠宇和孟晓涵代表全体人员敬献花篮,缎带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金字在雨幕中愈发耀眼。李延辉带领全体人员默哀致敬,轻声说道:“雨水冲刷着墓碑,却冲刷不掉雷锋精神的光芒。”邓凤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雷锋走了63年,但他的精神就像这雨水,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
暮色中的抚顺城,雷锋纪念馆的灯光依然明亮。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不仅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向老兵致敬,更在新时代的坐标上,为雷锋精神注入了跨地域、跨代际的生命力。正如乔老在送别时所说:“雷锋精神就像抚顺的煤精,历经岁月淬炼,永远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当抚顺,长春与哈尔滨的雷锋车队再次启程,车身上的“雷锋号”标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那是精神传承的最美印记
此次“迎八一 看望老兵,走进抚顺雷锋城”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看望老兵、先进人物,以及参观学习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强大力量,也为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搭建了一座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长春都市靓点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黑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雷锋车队志愿服务总队以及各社区、学校将继续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