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近日,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波动缓降,但据预报综合分析,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有新一轮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河段水位可能复涨,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太湖升级洪水红色预警
长江中游水位将复涨
江苏省水利厅17日8时升级太湖洪水红色预警。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7日7时,太湖平均水位上涨至4.65米保证水位,预计后期水位将继续上涨,太湖高水位将持续较长时间,防汛形势极其严峻。
江苏省防指提醒太湖地区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工作,社会公众注意避灾避险。
据水利部预测,受降雨影响,长江中游干流及洞庭湖水位缓退后复涨,湖北、安徽、江苏沿江河(湖)仍维持高水位。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提醒,长江上中游部分地区强降雨落区与前期重叠,上中游来水量将增加,部分地区洪涝灾害风险高;长江干流水位有继续上涨的气象风险,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太湖面雨量有30至45毫米,水位会继续上涨,防汛压力加大。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公众需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以保障自身和财产安全。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7月17日10时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据《全国主要河流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预计17日20时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在5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北方防汛压力加大
黄河进入洪水多发期
南方汛情持续发展的同时,北方防汛形势也十分严峻。据水利部预测,随着“七下八上”(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防汛关键期的来临,雨带会从长江流域北移到华北、东北、黄淮、西北,我国北方将进入主汛期。受其影响,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淮河等流域都有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今年汛期黄河上游、渭河和黄河小花间来水偏多,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但盛夏区域性干旱可能重于常年,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十分艰巨。
“暴雨+高温”!四警齐发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同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16日18时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7月1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预计,7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黄淮中部和南部、江淮、江汉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甘肃东部、云南西部、华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预计7月17日白天,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新疆北疆南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福建中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东南部、广东东北部和西南部、广西西南部、海南岛北部、吉林西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预计,7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中东部、陕西南部、四川南部和东北部、贵州北部、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其中,湖北西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局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橙色预警)。请当地居民注意防范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区域。
预计,7月16日20时至7月17日20时,河北西部、山西东北部、湖北西部、四川南部、重庆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其中,湖北西南部、重庆东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其他地区也可能因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暴雨何时才能停歇?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7-19日,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仍将有较强降水过程,上述地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
7月20日以后,雨区北移,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趋于结束。
不过,20-23日,四川盆地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西部、黄淮、江淮预计仍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5日前后,四川盆地、江汉东部、江淮及江南北部还将有明显降水。
7月以来洪涝灾害已致2027万人次受灾 23人死亡失踪
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027.2万人次受灾,23人死亡失踪,176.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万间房屋倒塌,8.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207.5千公顷,其中绝收38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91.8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3.1%,倒塌房屋数量下降55.6%,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综合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