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动态 > 资讯

用凡人善行撑起一片弘扬美德的晴空

时间:2020-02-13 22:41:49  来源:公益中国人  作者:元振国

  公益中国人讯(元振国)申琳广,男,汉族,中共党员,是一名80后阳光青年,担任北京永乐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副队长。历经部队多年的磨炼,退伍后一直在首都北京打拼。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孝老尊老、广行仁爱。多年来,申琳广凭借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先后照顾军烈属、五保户、瘫痪病人33位,为3位老人养老送终;扶助离异家庭、失学儿童和养老院老人230多人;捐款、捐物50多次;拾金不昧、反盗窃40多次;带领天都爱心慈善联盟成员关心支助弱势群体10多次;帮助30多位务工人员租房、看病、协调临时工作……伴随着匆忙的脚步,申琳广用爱心不断织就出一个个充满温暖的光环,而一次次的友善情怀就像一条亮丽的彩带,将无数个仁爱光环穿成一道令人敬佩仰慕的迷人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00213223309.jpg

  自幼便有道德心

  申琳广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申琳广常说:“扶好弱的,教好小的,养好老的,处好邻里,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最好的约束,也是最直接的要求。只要都和和美美的,我心里就踏实了。”

微信图片_20200213223324.jpg

  记得小时候,最让申琳广刻骨铭心的就是家里的贫困。在他读初中前从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没穿过一双新鞋子,甚至连内衣上都打了无数的补丁。有一次,放学赶上下雪,到家后,胶鞋湿透了,他的一双小脚丫冻得像两个红萝卜。妈妈心疼得含着眼泪,小心翼翼的帮他把鞋子脱下来烤在火上。快到下午要上学了,鞋子还是湿的。

  妈妈抱着他来到供销社准备买一双棉鞋,但看着不菲的价格,含着泪水想离开柜台。申琳广知道,妈妈的钱不够。售货员不忍心地说了声“等等,孩子的脚都冻成这样了,我们库房里还有前几年的棉鞋,就是样子不太好。”那位阿姨转身去库房取了一双棉鞋,并坚持不收妈妈的钱。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从冬天里得到一双棉鞋的帮助中,体会到他人帮助自己的温暖。这一幕深深地印在申琳广的脑海里,一辈子也抹不去。此情此景让他更懂得了及时帮助一个亟需帮助的人,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也是从那一刻起,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在他的心里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微信图片_20200213223330.jpg

  敬老助老不求名

  在申琳广租住的北京石景山区五里坨村附近,有位叫刘秀荣的老奶奶,老伴已离世多年,儿女们工作忙、不能守候在她身边,老人家孤零零的,所以申琳广一有时间就去照顾她。2018年国庆,他到老奶奶家里看望,正赶上老人家扭伤了脚,疼得眼里含着泪。申琳广赶忙放下手中的营养品,背着老人到了医院。经医生诊断没有大碍,但是需要休养。考虑到老奶奶没人照顾,申琳广把她接到了自己家里,每天下班后给她泡脚、按摩。就这样,在泡制第三副药给老奶奶洗脚的时候,老奶奶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申利用业余尽心地照顾着,一直到老奶奶康复。从此,老奶奶对小申的感激和依恋与日俱增,如果十天半月不见面,她的嘴里就念叨个没完,非得让儿女们把小申请到家里吃顿团圆饭。

微信图片_20200213223335.jpg

  5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申琳广在石景山区远远地看到一群秋游的老人,有坐轮椅的,有拄拐杖的,有让护工搀扶的。面对此情此景,申琳广内心按捺不住,走近这些年迈的老人嘘寒问暖,聊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临分别前,不少老人对我恋恋不舍。在回单位的路上,他当时就萌发了资助老人的强烈意愿。第二天,申琳广就专程到颐养年老年公寓说明来意,养老院院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深受感动。打那一天起,他利用业余时间,除了为老人们洗脸、刷牙、喂水喂饭、翻身擦身、清洗被单、更换尿布等平常照顾外,还做一些给常年便秘的老人抠大便、忍受患阿兹海默症老人的殴打等常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如今,申琳广先后帮助和资助孤寡老人230多人。表面上看,申琳广付出的是爱心和友善,付出的是忍耐和泪水;但实际上,这是春风化雨的爱心倾注,是学习雷锋的爱心传递,更是新时代青年榜样的最好见证。

  百善先从孝开始

  提起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仵乡东水洋村的李老太,大多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老太太,快八十岁了,总乐呵呵的,真少见。上了年纪的乡亲总是向她讨教秘诀,她总是说:“上了年纪,小辈孝顺,家庭和睦,便是最大的福!”说起儿子对她的照顾,李老太很满足。而这个李老太就是申琳广的母亲。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申琳广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父亲晚上常咳嗽,只要在家,小申就坚持每晚睡觉前倒一杯热水,把水果切好剥好,放在父亲床头。每逢过年过节,申琳广总是驱车近500多公里前往老家,守护在父母膝下,陪伴着双亲慢慢诉说积攒了一段时间的心里话,让他们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申琳广姐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哥哥和姐姐每次遇到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不求回报,真心帮助,以真诚和行动温暖着整个大家庭。申琳广经常给姐姐、哥哥说:“孝敬父母不仅是晚辈对长辈爱的回报,更是对下一代爱心的培养。”

  2013年的一天,申琳广的母亲腰腿疼痛加剧。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髋关节坏死,主治医生建议尽快进行手术,但治疗费用很高。虽然家里并不宽裕,但申琳广毫不犹豫地对医生说:“费用不是问题,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医治我母亲的病。”手术后,申琳广的母亲在病房住了两周的时间,他则在母亲的病床旁边“睡”了两周。有人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我离母亲近点,她踏实我也踏实。母亲患病四年来,申琳广定期带母亲到医院复查、诊疗,从未间断。有时候母亲心疼儿子,不想让申琳广奔波。他总是劝慰母亲:“我是您儿子,有机会能背着您,和你聊聊天,是我的本分,您好好的,开开心心的,就是我们全家人的福分。”

  行动传递正能量

  山东籍农民工张合良与申琳广在北京西站萍水相逢。那年他51岁,上有81岁的老母亲,下有一儿一女。原本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可不幸的是,儿子在4年前失踪了,之后一直杳无音信。情急之下,他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千里寻子。申琳广得知张大哥的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帮助张大哥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一边打工一边找孩子。申琳广还把张大哥儿子失踪的前前后后写成文字材料,寄送到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尽管至今还没有找到孩子的线索,但申琳广的热心帮助给张大哥极大的精神安慰,他不仅从儿子失踪的焦虑中走出来,而且深深地感受到北京这座城市带给他的温暖和关怀。

  善行永远在路上

  2016年国庆期间,看到坚守在首都岗位上的特勤队员非常辛苦,申琳广自掏腰包买来几箱水果送给队员;2017年他自发收集了九成新的衣物送往丰台区救助站,还分别邮寄到甘肃省民勤县会宁村和四川甘孜州的孩子们,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国家和社会。去年10月,响应团北京市委“五大青年行动”试点活动,不管清洁空气、节水护水、垃圾分类,还是文明出行、背街小巷整治,申琳广都从我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为推进社区志愿服务默默无闻地做贡献。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申琳广虽然伸出的是一双手,但点亮的却是数盏灯,他用点滴之举汇成一片爱和希望的海洋。他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常送关怀的坚持,不仅感动着自己的家人,也感动着周围的邻居、同事和乡亲们以及素不相识的人,就这样,质朴、善良的他,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地诉说着他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践行,展现了他尊老孝亲、淳朴真诚的形象,在充当着孝亲爱老绿叶的同时,也为新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传递着正能量。

  作为一个平凡的保安从业者,申琳广爱北京,爱山西老家,他用自己一次次孝敬老人、爱护亲人的善举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也荣获2016年首都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北京保安协会颁发的“保安之星”、2018年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
铸魂•2024&#82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困送爱心——湘潭岳塘交警看望慰问特困三胞胎家庭
学习雷锋好榜样 助残帮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敬老美名扬
雷锋精神万人传,助老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
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