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长沙讯(邹晓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9月28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2570诞辰的日子,为纪念先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享图书馆和雨花区文体局举办了“孔子诞辰话孔子”活动,十位国学大师透过孔子的生平故事,汲取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挖掘并解读其中的大智慧与大境界。当天19时,百余名观众慕名而来,共同缅怀至圣先师孔子。
和+图书馆馆长吴尚向来宾介绍读书会
活动开场,主持人六和先生首先分享了自己最初接触孔子儒学时,让他豁然开朗的一个故事:“孔子与弟子们断粮数日,看到颜回用手抓饭。他误以为颜回不顾礼数,了解后才得知真相是颜回意在抓起染灰的饭。”
孔子就此得出:“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孔子的思想是高妙的,圣人的每一句话都能照亮人的内心。
湖南贤贤教育咨询公司总导师、长沙天心区归云草堂堂主唐馨儿分享了“穷而不困”的故事: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于陈蔡之间,子路对君子修身之道起疑,孔子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而破疑。“君子在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固守内心的操守和本分,小人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
长沙橘洲讲坛学者、读古国学沙龙创始人黄稼辉以幽默风趣的话语讲述了“三季人”的故事:
子贡与客人就一年中有几季的问题争论不休,让孔子评定。孔子观察了客人后,回答“一年只有三季。”客人走后,子贡疑惑,孔子说刚才那位客人的衣服肌肤都是绿色的,他其实是一只蚱蜢。并未见过冬天,你和他争论四季,是说不清楚的。
黄稼辉表示:“一个小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其中的道理启人深思。有时不要认死理,要懂得随机应变。”
国学讲师、道家养生公益讲师曾乐坤讲述了孔子为官时期的“为政之道”:
孔子任鲁国的大司寇时,有一件父子相讼的案件,孔子将这对父子关入牢中三个月不处理。后来,父亲请求撤诉,孔子便赦免了他们。
曾乐坤评价认为:“孔子为政一方,教化一方,孔子的为政之道即教化之道,德行彰显,自然能感化他人。”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后裔、明德资本金融商学院院长徐庆格分享了“予欲无言”的故事:
孔子对子贡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说话了。子贡慌了神:“老师您要是不说话了,我们还能转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什么时候说过话?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
徐庆格认为:做老师应该“用心灵等待心灵,而不是用心灵鼓噪心灵。”
长沙益友会导师团国学教师黑山讲述了“樊迟学稼圃”的故事:樊迟问孔子如何种植庄稼,孔子说我不知道,你去问有经验的老农。樊迟又问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知道,你去问菜农。等樊迟离开以后,孔子说樊迟是一个胸无大志的普通人,孔子认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黑山认为:“明德是自觉,而亲民是觉他,只让自己明还不足够,而要让社会明。”
六和先生艾老师还特介绍了黑山老师因为爱好国学,热心公益,立志传播国学,辞去企业稍高工资的管理岗位,来到和+共享图书馆做义工、当讲师的感人故事。
湖南资深辩论演讲实战口才教练、资深国学传播者胡生浩带来了“行者无疆”的故事,表达了对孔子游学多年,以一生之伟业践行着文化苦旅行为的崇敬。
孔子从55岁走到68岁,回到家乡发现发妻已经去世,两年后独生子也被老天带走,又过一年,孔子最重视的学生英年早逝……
“先尽铅华的孔子经历磨难,但他没有倒下,把自己对华夏文脉传承的责任凝成文字,融入六经,给我们留下了灿烂宝贵的财富。”
湖湘民间新儒家代表人物、湖南省孔子学会常务理事赵子维从孔子对鬼神的看法入手,归纳了孔子的智慧。“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尽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远离它们。不要被权威束缚,而要将其放在心中,指引行为。
赵子维认为:“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
益友会理事长、国学爱好者朱移生解析了孔门家法。
孔门家法之一是不传恶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令人苦不堪言,不是用户喜欢低质内容,而是对之无力反抗;孔门家法第二点是不听恶声,一个时代一首歌。
“孔子为什么不把《春秋》写得更加详尽,不详细描写恶事,是怕后人无法很好理解。”
泽南书院院长罗亦平老师从国学角度分享了自教育的学问,自教育是一种由内到外的心灵觉醒与自我革命,即去除教育当中的包办与替代行为,把学习和成长交由学生自己去选择、去体验、去感知。
“孔子是世界上自主式教育的首倡者,他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十位国学导师每一位从不同的历史典故、不同的角度解读大圣先贤,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与精神。现场每位老师还与一位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就大家在学习、生活、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人生成长等方面遇到的困惑、疑难给予沟通、指导。(摄影 周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