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动态 > 热点

致敬最可爱的人——铭记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

时间:2025-10-29 22:56:28  来源:公益中国人  作者:元振国 张杰

  公益中国人(元振国 张杰)20世纪50年代初,由优秀的中华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的胜利。

1.jpg

2025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关爱老兵的爱国主义良好氛围,表达对老兵的崇敬和关爱,10月25日上午,公益中国人、传承雷锋精神志愿者委员会“公益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团、圆梦巨人教育的志愿者们带着牛奶、食品、水果来到了河北邢台市信都区光荣院和永辉巴黎园区,走访慰问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三位老兵,并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向老人致以节日问候。

2.jpg

走访慰问中,志愿者在信都区光荣院的领导陪同下,首先来到了抗美援朝老兵姚胜凯大爷的房间,向老兵姚胜凯送上了牛奶、食品、水果,表达了崇高的敬意。通过与他的交流,了解到他虽然已经九十一岁了,但他的身体状况还十分的硬朗,正是戎装已退几十载,军人作风依然在。很难看出这是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在他身上,始终散发着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耀眼光芒。

3.jpg

 

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向志愿者讲述了自己1953年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五圣山(上甘岭)战斗的经历,说起当年战火纷飞的日子,虽然有些细节已经记忆模糊,但志愿军战士们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永远不会忘记。

姚胜凯老人说:“虽然我已经退伍几十年,但我的军人情结依然在,我的军人作风依然在。在部队我养成了不怕苦不怕难的良好作风,退伍回来后,更是借此克服了许多的磕磕绊绊”。

抗美援朝老战士贾成福的祖籍原邢台县西黄村镇旮旯村,生于1927年5月1日(农历)今年已经98岁了。见到来访的志愿者,他激动地向来访的志愿者讲述自己抗美援朝的事迹。

4.jpg

1952年12月8日(农历)腊八节这一天上午,当年24周岁的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应征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16军战字信箱1813九支队。当天到了顺德府住了三晚,于腊月十一乘座闷罐车到达徐水,在此集训到除夕后又乘闷罐车到达了丹东。

 1953年正月初一在丹东过年吃了饺子,下午步行跨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过江入朝,他看到的是遍地荒凉,到处被敌机轰炸的面目全非,所见的村庄没有一处完整的房屋和院落,很少看见有村民出现。徒步行军三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位于山沟的小村庄,在此安营扎寨住了下来。由于三天急行军,战士们一躺下就睡着了,可刚到半夜,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就将志愿军战士们从睡梦中惊醒,瞬间敌机就投下了无数枚罪恶的炸弹。贾成福的一位房东刚跑出门就被炸死了。志愿军官兵们立即招呼村民一同向山上疏散。天亮后,他们看到整个村子被炸的一片狼藉。当他们听说有几位和他们一起入朝的战士在此牺牲了的时候,他们个个悲愤交加,义愤填胸,复仇的怒火在心中燃烧。

敌机轰炸过后,部队的战士们便携同村民修缮破损的房屋,安顿住宿。贾成福所在的部队是工程兵,他们负责修路、挖预备战壕、战备洞,完成一个任务就再换一个地方,继续接受新的任务。

记得最艰难的一次转战到新地点接受新的任务,他们徒步行军三四天,日夜行进,饿了吃口炒面,渴了水壶有水却不能喝,因为壶里的水已经冻成冰块,只能以雪解渴。

行军路上,战士们非常艰难地行走在冰天雪的里,此时部队发放了一个特殊的东西,叫做钉带,它是战士们发明的,人人都有,战友们非常高兴地把它绑在脚上,行走时就方便多了。

当时既冷、又苦、又累,但志愿军战士们没有一个唉声叹气的,也没有一个有抱怨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把以美国为首的十几国联军从朝鲜赶出去。

1954年11月,贾老从朝鲜返回祖国,想起这近两年所经历过的战斗岁月,他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朝鲜的一件件、一桩桩战斗经历,至今历历在目,清楚地记忆在他的心中。他说:“为了祖国,我的许多战友把生命献给了朝鲜,我有幸安全回到祖国,这是荣幸,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贾老说:现在,党和政府关心、爱护我这个老兵,年年有定期定量补贴。2019年,邢台市信都区退伍军人管理局又安排我住进了信都区光荣院,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心情更好。这里冬有暖气,夏有空调,院内从领导到服务员,对我关心也很到位。我非常高兴,在这里,我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5.jpg

6.jpg

上午九点多,志愿者们来到了住在永辉巴黎的志愿军老战士张彦修的家,75年过去了,当年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今年91岁的张彦修原是邢台监狱退休职工,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了包括上甘岭、西方山等大小战役十余场,浴血奋战,身负多处枪伤。见到来他家慰问的志愿者,他非常高兴,热情地拉着志愿者们的手,向每位来访的志愿者赠送了一份《1951年6月中旬朝鲜战场正面战线敌我态势图》,随后讲起了他在抗美援朝战场的事迹。

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一段段经历记忆犹新,一次次战斗如数家珍。老人说:“我是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当时年仅15岁就随部队跨过了鸭绿江,走上抗美援朝战场直到1952年12月回国,在朝鲜战斗了两年。”

7.jpg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战火引向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

张彦修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9兵团26军78师232团3营78连,部队到达朝鲜后从新义州出发,赶往长津湖地区的西朴里,补充在那里作战的26军部队。

志愿军9兵团26军从51年五次战役后期,大都是在“平康铁三角”即“铁原”地区的“五圣山”、“西方山”、“独立峰”等地作战。最难熬的是在五圣山(上甘岭)战区,那时近距离作战五十七天,在五圣山战区打了胜仗,站住了脚,打出了国威、军威,虽然付出了残酷的代价,但阵地仍属于我们的,后来起名叫“上甘岭”。甘就是甘甜的意思。而美国官兵打了败仗,起名叫“伤心岭”,又叫杀害人类的屠宰场。

在上甘岭战役中,张老印象最深的刻的一幕是班里有一名炮兵观察员,正在执行任务时,被美军坦克车发现,一炮打来,弹片把一条大腿齐根削断,顷刻间鲜血染红了衣服,染红了了土地。然而,坚强的志愿军观察员自己抱起大腿还要往回对接,并大声喊着:“我不下火线,我要杀敌!”全排战士都被他的坚强意志所震撼。战友们哭着帮他包扎好,再次投入战斗。张老说:“那时我才十五六岁,每次抢着要去执行任务,排长都会冲着我大喊,你个小毛孩靠边站。就这样,在排长的关照下我才幸存地活了下来,直至健康幸福地活到了现在。”

8.jpg

张老在抗美援朝和回国后几十年的工作中,先后荣获“抗美援朝和平鸽”纪念章、“朝鲜全解放”纪念章、“中朝友好”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等多项荣誉。

听着长老语言质朴、真实深情的讲述抗美援朝亲临战役中一个个战斗故事,在场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珍惜老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把公益活动做好做强。

9.jp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张老的手风琴伴奏下,志愿者们满怀激情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5周年了,公益中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将继续开展好寻访最可爱的人和为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寻亲活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公益中国人总编元振国满怀信心地说。

在探访慰问的最后,公益中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团、圆梦巨人教育志愿者们向三位抗美援朝革命老前辈致敬,感谢他们为祖国人民的付出,也向他们送上重阳节日的祝福,希望前辈们身体康泰,福寿绵长!

公益中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团、圆梦巨人教育的志愿者在纪念抗美援朝75周年和重阳节前的探访和慰问,仅仅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通过此次走访慰问活动,志愿者们与曾经为国家浴血奋战的英雄前辈之间的彼此温情问候,共同回忆峥嵘岁月,重拾抗美援朝那段记忆,激发了鉴古至今,砥砺奋进的浩然正气。也让后辈尊重并铭记老一辈革命军人、共产党员的付出,牢记初心使命,实现红色基因和奉献精神的代代传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家国同庆绘秋韵 雷锋精神润童心——卉影书画工作室开展双节主题书画志愿活动
家国同庆绘秋韵 雷锋精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公益中国人踏访黄土岭战斗八路军诱敌 深入毙敌酋
“铭记历史・缅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唱响红歌 缅怀先烈”---公益中国人 纪念“九一八”奏响爱国主义教育强音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传统拜师礼续文脉 国画家李扶耕雄安收徒许子一
传统拜师礼续文脉 国画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