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五大连池市的清晨带着初秋的微凉,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早已整装待发。他们手提沉甸甸的爱心物资,专程前往两位残疾老人家中——独居的大爷行动不便大娘,将饱含关怀的牙膏、毛巾、沐浴露、牙刷和毛衣送到老人手中,用退役军人的热忱温暖着城市的角落。


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队伍,始终带着“退役不褪色”的信念行走在公益路上。从抗洪救灾的堤坝到社区服务的街巷,他们的身影总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得知张大爷和李大娘因残疾行动受限,日常采购不便,志愿者们立刻分头筹备物资:细心的女队员特意挑选了柔软亲肤的毛巾,有经验的老队员提醒要选含氟量适中的牙膏,负责采购毛衣的队员更是反复比对尺寸,确保老人穿得合身。
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大爷家。大爷正坐在轮椅上整理杂物。看到穿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老人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又是你们来啦!快坐快坐!”志愿者们熟络地接过老人手中的抹布,一边帮忙擦拭桌椅,一边递过爱心包裹。当大爷摸到毛衣细腻的针脚时,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挲着,声音有些哽咽:“这毛衣真厚实,等天冷了穿上,心里肯定暖和。”志愿者小张笑着帮老人试了试尺寸,还细心地讲解沐浴露的温和配方:“大爷,这个洗澡不刺激皮肤,您平时用着方便。”
离开大爷家,志愿者们又赶往大娘的住处。由社区护工定期照料。听到志愿者的声音,大娘在护工的搀扶下坐起身,脸上堆起慈祥的笑容。队员们分工合作,有的帮着打扫窗台的灰尘,有的给大娘演示新牙刷的软毛设计,还有人翻开安全手册,叮嘱护工注意老人日常起居的细节。“大娘,您看这牙膏是水果味的,刷着不涩口。”志愿者小李边说边拧开牙膏盖,挤了一点在牙刷上示范。大娘拉着她的手不住道谢:“你们比亲人还贴心,每次来都带东西,还陪我说话。”
两个多小时的走访中,志愿者们不仅送上物资,更留下了满满的陪伴。他们记下老人需要更换的灯泡型号,询问护工大娘的用药情况,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有任何困难,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离开时,望着志愿者们远去的背影,她挥着手念叨:“这些孩子,穿着橄榄绿,心却是通红的。”
夕阳西下时,志愿者们结束了走访。虽然汗水浸湿了制服,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意融融。对他们而言,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品,承载的是退役军人对弱势群体的牵挂;每一次耐心的叮嘱,都是“为人民服务”誓言的延续。在五大连池市的街巷里,“橄榄绿”与“志愿红”交织成的暖流,正悄悄浸润着每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