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简称临参会)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东南部桐峪镇桐滩村,距县城35公里。这里东瞰华北平原,西接晋陕大地,是一块战略要地。此处占地9000平方,分为阁楼、广场、民主墙、旧址和东院展馆五部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推动下,太行根据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抗击日寇侵略为己任,团结各派力量,坚持“三三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1941年3月16日,时任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委托,提议在全面抗战爆发四周年之际,在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组织召开了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
这场盛会于7月7日召开,8月15日闭幕,历时40天,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三三制”民主政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及议会,选举杨秀峰为边区政府主席,薄一波、戎伍胜为边区政府副主席,申伯纯为议会议长,宋维周、邢肈棠为副议长,浦化仁为高等法院院长,并于当天宣誓就职。
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土地、金融、婚姻、法制等法律、法规、条列74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先河,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人大、政协组织形式的雏形,点亮了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在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展馆以人民民主的伟大实践为主题,立足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为核心大事件,全脉络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实践的历史足迹。展区面积约3300平方米、展出文物约150件、上展图片约400张。
进入展厅,大道左右两侧浮雕墙,与地面时间轴呼应同步展现中国革命从五四运动到建党,从伟大建党到新中国、从建国到党的二十大的民主大事件与民主著作。
观的左权县委工作人员陈美芳告诉我:展厅以觉醒年代 革命先锋;民主建政 团结救国;听党号召 太行争先;民主之光 承前启后;乘风破浪 任重道远;开国立基 崭新中国六大部分为主题,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简洁陈列,主要讲述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制度的早期探索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时期的民主制度——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她说:“特别是“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实践,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的圆满召开,标志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1941年11月23日,《解放日报》社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这在世界政治历史上完全最新一页。”
展厅特别设置的场景复原展现了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初步的民主实践,实行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随后,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提出“三三制”原则,让民主实践迈向新的层次。大幅立体字墙体现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对“三三制“原则的论述。同时,也创作了毛泽东伏案著书的重点场景,展现他撰写著作对民主制度进行理论探索。
在太行抗日根据地,邓小平作为临参会的发起人,于1941年3月16日,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冀太联办第二次行政会议上提出“成立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建议时的历史场景。生动的互动式投影民主故事墙则展现了边区各地群众对推选参议员的极大关注与热烈支持。展出了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的开幕、更名、议程与决议、边区政权的成立、大会闭幕的完整过程。同时结合展板图文、展品等多种手段,综合阐述了晋冀鲁豫边区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拥有重大的实践重任与使命。一是让民主之风浸润了边区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其实行的诸多好处。此处设置了《小二黑结婚》的投影视频,可以让观众感受根据地施行自由的恋爱婚姻制度所带来的社会风气的变化。二是成为“华北乃至全中国民主运动的推动机”,推动了其他抗日根据地民主制度的实行。三是为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奠定了基础。
16从“三三制“原则的参议会到新政协会议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本部分主要讲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展示了吴为山作品《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雕,为我们再现了当时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们的精神风貌,呈现出他们的光辉形象。同时结合视频介绍新政协筹备与召开的过程。在人大版块重点设置了 8 分钟的投影视频,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过程。
通过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公益中国人要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红色基因,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