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讯(元振国)2024年5月10日,公益中国人总编元振国、公益中国人石家庄爱心工作站主任周江涛、著名书法石刻艺术家胡奉林在当地的爱心人士李春波的引导下来到了山东金乡县英雄王杰故里,探寻英雄精神,
位于金乡县城北部的英雄王杰村,东临105国道,西邻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背依新万福河,南接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
进入村来,在苍松翠柏环绕的院落内,坐落着一座跨越半个世纪的苏联风格的建筑,院内一尊3米多高的王杰白色人物雕塑穆然而立,雕塑背后就是王杰纪念馆。
王杰纪念馆是1968年金乡县人民政府为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而建。纪念馆为一层砖石结构,为典型的苏式建筑,院落红墙环绕,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纪念馆的展厅内,安放着雕塑的原型——英雄王杰的照片、日记、生活用品等遗物,馆内收藏了王杰成长过程的一百多幅生活画面和六十多件革命文物。
王杰,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让共和国无法忘却的名字。毛泽东主席为这名平凡而又崇高的战士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59年前,伴随着他在即将爆炸的炸药包前的纵身一跃,王杰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王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年仅23岁,为了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危,永远留在了淮海大地。王杰是普通的战士,更是时代的英雄,半个多世纪,他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即王杰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看望了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连官兵,参观了写满光荣、写满奉献的连队荣誉室。一张张照片记录着王杰成长的历程,一篇篇日记折射出英雄的崇高精神,一面面锦旗承载着党和人民对英雄的赞誉褒奖。习近平主席详细了解了王杰的事迹,动情地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腥胆魂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1942年10月,王杰出生在微山湖畔山东金乡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农民王儒堂的第2个孩子,由于王儒堂哥哥家中多年无子,所以王杰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亲过继给了伯父王廉堂。王杰16岁时,王儒堂和妻子为了生活举家搬迁到了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而王杰则被留在家乡和伯父王廉堂一起生活。因为王廉堂是一名教师,所以王杰自幼就跟在伯父身边念书学习,在伯父的引导下,王杰不但学会了背《三字经》和《百家姓》,还听到了许多志愿军们英雄故事,这使得王杰自幼就养成了浓厚的军人情怀。
王杰故居
不仅如此,王杰还会把自己听过的那些故事、文章讲给村里的小伙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孩子们都养成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1957年时,华堌村发大水,水灾危及了整个村落,当时只有15岁的王杰义无反顾加入了救援队伍,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村里生产队那些落水的马匹。
这位从小就肯于吃苦、乐于助人的齐鲁少年非常爱听英雄的故事,特别向往羡慕火热的部队生活。1961年8月8日,19岁的王杰从金乡一中读完了初中课程,毕业后的他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选择应征参军入伍,完成自己多年来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关荣的解放军战士。在新兵连,王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集训结束后,王杰被分配到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六班当战士。随即,跟随部队到海岛参加国防施工。次年2月,王杰加入了中共青年团。
初到连队,王杰每天举着10多斤的大锤打钎,几天下来手磨破了,肩炼肿了。王杰的手臂。膀子肿得厉害,攥不起拳,伸不直手指头,他不得不用左手吃饭。不怕吃苦的王杰虚心向老工兵学习,打锤的技术日渐提高,由打底炮逐渐学会打顶炮、拱炮,日掘进指标由原来每小时7厘米提高到12厘米。他和战友杨洪江的掘进小组,一跃成为连队的红旗组,王杰也被评为连队打锤标兵。
这一年的早春三月,王杰所在的连队组织共青团员到野外进行团日活动,经过20多分钟的行军,到达徐州市云龙公园。这时,王杰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清理厕所下水道,他二话没说,脱掉棉衣,挽起单衣跪在潮湿的地上,用手一次次帮助老师傅掏去堵在管道里面的污物和杂草,直到下水道通畅。看到王杰的双手沾满恶臭的污泥,老师傅激动地说:“谢谢你,解放军同志!”
一次,王杰在工地上搅拌沥青,不料被战友搅起的一块沥青烫伤了右手,伤势严重。连队的指导员要他立刻住院治疗,但是他拒绝了。他的右手被包扎起来,吊在胸前,每天仍然坚持到工地参加劳动。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第九天王杰的伤情仍不见好转,领导硬是把他送进医院。在继续治疗期间,王杰用一只手帮护理员打饭洗碗,还帮着擦玻璃、倒痰孟、擦地板……
“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这是一连战友对王杰的评语。王杰所在的工程兵部队常年担负施工任务,在施工中,他总是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作业。隆冬时节,他与战友一起开山劈石,从不叫苦。寒夜架桥,他带头跳进刺骨的结冰水里打桩架桥。爬险路、钻山洞,他不畏艰险,争当先锋。施工爆破,他总是冒着风险抢先装药、放炮,有时出现哑炮,他争着冲上前去排除。工作中王杰始终厉行勤俭节约,任爆破手期间,他从不浪费一寸导火索。
转眼间王杰入伍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按照规定超期限服役的老战士每年可回家探亲一次。王杰的父母早在1958年就移居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他们分别已经7年多了。王杰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家里曾几次来信要他回家探望,早日结婚,但他以工作为重,两次推迟婚期,3次推让假期。1965年4月,连领导第3次按排王杰探家。此时,战友韩义祥接到家里电报告知父亲病重,王杰听说后主动找领导申请把假期让给他。连长对韩义祥说:“王杰知道了你家来电报,他让你先回去!”
1965年5月,王杰母亲的心脏病再次复发。连长下定决心让王杰回家探亲,并悄悄为他备好了火车票、通行证和粮票,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王杰这一次再也推脱不掉了,才踏上回家的列车。这是王杰与父母分别7年后的第一次团聚,父母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深深的思念之情,紧紧拉住儿子的手,泪水夺眶而出。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父母的依依不舍中,王杰归队的日期到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亲人的相聚,竟然是王杰与父母的永别。
自从入伍以来,王杰就用英雄人物来激励自己,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雷锋,都是他心中的英雄和学习的榜样。在部队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他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考上一级技术能手,成为全连的先进楷模和学习榜样。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先被提任副班长,后任班长。他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授奖,还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称号。
翻开王杰日记,首页是王杰粘贴的一张毛主席浮雕头像。日记里面,剪贴着雷锋的照片。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是王杰受到巨大上的鼓舞和激励,他时刻以雷锋为榜样,处处向雷锋学习。在王杰的日记里,33次提到“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他立下誓言:我坚决发扬革命队伍的优良传统,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雷锋等英雄人物学习,在战场上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绝不屈服。在平时安心于平凡的工作,乐于做平凡的工作。我一定要做雷锋式的战士,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1965年7月,王杰所在部队到邳州进行拉链,王杰被派到张楼执行民兵训练任务。十几天的训练,王杰认真细致地讲解了五一式放坦克地雷、五九式绊发地雷和应用式地雷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14日清晨,王杰像往常一样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天他将要带领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
这种实爆,王杰非常熟练,但是为了安全,他让民兵们在训练场等着,独自一人来到几十米开外的河边进行试验,接连两次的实爆都成功了。试爆成功,民兵们兴奋起来,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认真地进行讲解,仔细地做着示范动作。周围的人们为了看的清楚,纷纷围拢过来,逐渐围成了里外几层的圈子。
47
突然,拉火装置出现意外,炸药瞬间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王杰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用炸药包代替地雷)……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但是,王杰却没能再站起来。在那一瞬间,有着丰富爆破经验的王杰完全可以选择后仰,只要身体向后一仰,就可以脱离生命危险,然而,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扑上去。
爆炸发生时,王杰的同乡战友辛庆文正在参加营党委扩大会议。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爆炸响了,营长马上宣布休会。此时的辛庆文来不及走大路,他一跃翻墙而过,三步并作两步向爆炸点奔去。当他看到王杰时,王杰正躺在里离爆炸点半米左右的地方。辛庆文立即跑上去扶起王杰,把他抱在怀里,大声地喊着:“王杰!王杰!”战友们也急切地喊着:“王杰!王杰!”
这时,王杰胸口还在流血,他的眼睛还没有闭上。辛庆文用手捂着王杰流血的伤口,流水滚滚而下。他赶紧拿起被炸烂的军裤上的一小块布片,擦去王杰脸上的血迹。此时此刻,王杰永远闭上了双眼,英烈的鲜血已经染红了周围的土地。辛庆文紧紧地抱住王杰高喊:“王杰!王杰!你别离开我,我一定把你带回家去!”任凭战友们千呼万唤,也无法唤醒他们亲爱的战友——王杰。战友们悲痛万分,被救的民兵和人武干部更是泣不成声。为了12名民兵和人武部干部的生命。年仅23岁的王杰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在当地政府和驻地群众的一再请求下,部队决定把王杰安葬在他光荣牺牲的地方。1965年7月16日上午,当地政府为王杰举行了简朴而又庄严的安葬仪式,方圆几十里的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组成了隆重的送葬队伍,纷纷来给这位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好战士送行,战友们眼含热泪,乡亲们失声痛哭……
1965年9月16日,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和徐州党政机关干部、群众7000多人,为王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根据他的生前愿望,王杰生前所在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1965年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他所在班为“王杰班”,南京部队举行了隆重的命名大会,为“王杰班”颁授锦旗。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等亲笔为王杰题词,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与高度赞扬,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王杰事迹的热潮。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朱德的题词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周恩来亲笔抄录王杰的诗:“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
生如夏花之询烂,死如泰山之凝重,危急关头,王杰奋不顾身用自己年仅23岁的青春之躯,换来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部干部的宝贵生命。他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永远定格在23岁。王杰英勇牺牲之后,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于1968年将王杰的老家华堌村改名为王杰村,建立了王杰纪念馆,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英烈的事迹和光辉的一生。家乡还建立了王杰小学、王杰班、王杰卫生所、王杰客运停靠点、王杰路等。2009年,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村内主要有王杰故居、纪念馆、王杰精神大礼堂、知青大院、王杰小学等景点,英烈一直都在,王杰从未离去。
“王杰民兵班”第一任班长李彦清,是当年王杰用生命掩护下来的民兵之一。1973年5月21日,他在一次地雷实爆训练中为救一名女民兵,双眼被炸失明,被誉为“活着的王杰”。50多年来,李彦清身残志不残,顽强地克服双目失明带来的困难,累计作报告2000多场,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日记、诗文、心得体会等,寄托了他对王杰不尽的感激和深深的缅怀。
王杰生前日记中的一些话语被摘抄下来,做成海报张贴在纪念馆的墙壁上供后人瞻仰。“比享受,使人意志衰退;比贡献,使人奋发图强。”“我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今后在工作中,任何人有了困难,我一定尽力帮助,一定乐于帮助别人,只要能帮助别人做一点点事情,我都感到高兴、自豪。”
除了“两不怕”精神,王杰曾写在日记中的“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三不伸手”精神,在当下被认为具有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59年来,英雄王杰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矢志军营,报效祖国。在王杰班,全班最好的位置始终是一张空床,那是老班长——王杰的床。每天晚上熄灯前,“王杰班”班长都会将被子轻轻打开,让它陪伴着战友一同入眠。清晨军号声响起,被子又会被整齐叠好,就像它的主人健在时一样。不管部队走到哪里,“王杰班”班长的行囊里除了自己的被褥,还有一套崭新的铺盖。门前的雕像,战士每天都要用毛巾擦拭3遍……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面面锦旗……记录下王杰连队官兵踏着英雄的足迹,大力传承“两不怕”精神的喜人成绩。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10次。2015年,在王杰牺牲50周年之际,他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原南京军区授予“弘扬两不怕精神模范连”的荣誉称号,近10年来,连队年年是“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共摘取旅以上比武200多枚奖牌,创造保持专业29个科目中19项记录,100多人次被旅以上评为训练标兵。
离开了王杰村,我唱起了小学时所学的歌唱王杰的歌:“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这首雄壮嘹亮的歌曲50多年传唱至今,从王杰生前所在的连歌,到后来的工兵营营歌,再到今天的原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师歌。这歌声,饱含着战士对祖国无限的忠诚;这歌声彰显着军人对使命的铁血担当。这歌声伴随着我们从小学、中学一路走来,奋斗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
穿越历史的时空,英雄王杰的名字在人们心中的记忆依然清晰,王杰用革命铸就的“两不怕”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个响亮的口号,一种永恒的精神,正激励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更加需要提倡王杰这种拼搏、奉献、担当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