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2023年12月30日下午,离开了熊瑾玎故居,我带着对文艺巨匠、人民音乐家田汉的崇敬心情,兴致勃勃地来到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故里“探访”。
沿着青砖铺成的小道,进入田汉景区后远远望去,田汉铜像高高屹立于故居的北侧,一如他的生前,栩栩如生。
田汉故居始建于1820年,位于长沙县果园镇。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小青瓦屋面,砖木结构,中间以过亭相连接,为晚清时期两进式普通民居建筑。田汉故居建筑面积545平方米,有卧室、会客室等大小房屋16间。田汉从出生起,直到14岁往省城求学前一直居住于此。2005年,田汉故居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田汉文化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长沙市文明风景旅游区、长沙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长沙市十大文化消费园区。
田汉戏剧作品形象
故居周边修建了大量的附属景点和基础设施,方便了游客游览
田汉,本名田寿昌,出生于1898年3月12日,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1930年,他以发起人身份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了大量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优秀作品。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他是戏曲改革的先驱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词作家、诗人和文艺活动家。对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死于狱中。夏衍评价说:“田汉同志走过的道路是曲折而坎坷的,他对国家民族,对文学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却是灿如金玉,不可磨灭的。”
“国歌之父”田汉就出生在这里,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11岁赴长沙选升学校、修业学校学习,此时就迷上了湘剧和京剧。辛亥革命前夕,他与三位学友改名报考中学预科,四人之名联起来为"英雄怀汉",始名田汉。民国元年(1912)考入长沙师范,在求学做人访方面,深受校长徐特立的影响。田汉天资聪颖却颇为调皮。一次,他与几个同学写了一些打油诗贴在自修室的玻璃窗上,取名曰"窗户报"。其中有"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元龙"、"黄竹村中鸡犬喧"等句,嵌入了徐特立、首元龙、黄竹村等教师的名字。事后首、黄两位老先生很生气,要求校长严厉训斥学生。徐特立一方面对田汉等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聪明才智、写作技能用到正道上来,并肯定了"窗户报"的形式。田汉等人接受了校长的教导。于是,长师校园里,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窗户报"更多地涌现出来。田汉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得到了徐特立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徐特立经常带田汉去观看"文明戏"的演出,并鼓励田汉等人自己创作和排演话剧。田汉14岁动笔练习写剧本,根据《三娘教子》改编的京剧《新教子》发表在1921年的《长沙日报》上。
1937年间月后,田汉曾几次到长沙,参与组织长沙"抗战歌剧研究会",发行《新长沙报》,并在长沙改写了《梁红玉》、《新雁门关》等剧本,都隐含抗敌救国的寓意,在长沙抗战前期的文艺学术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田汉艺术中心,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高大的田汉先生坐像,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微笑着注视远方。我紧跟着讲解员,一边聆听讲解,一边参观田汉不同时期的主要事迹和经历,珍贵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手写稿,无声无息地讲述着国歌创作的故事。参观中,我或仔细地聆听,或驻足观看、聚焦细拍,追思田汉同志的崇高风范、艺术品德和革命气节,为田汉同志忠于党的革命精神、忠于人民的崇高品格、忠于事业的优良作风,所感动、振奋、鼓舞!
在国歌广场,随着国歌声奏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高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歌声嘹亮,振奋人心,是现场每一个人不禁胸中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为了方便游客休闲和购物,在田汉文化园的出口处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中心有戏台,两则是文化产品街。目前还在建设之中。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故居和景区自建成后,节假日高峰期间,每日接待游客近万人。田汉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普通群众中迅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