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在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特立村观音塘组,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古老四合院,它就是毛主席最尊敬的老师——徐特立同志的故居。
2023年12月30日下午,离开黄兴故居一路急行,在南方独特香气中,我走进了江背镇的徐特立先生的故居。
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四合院庭院,有大小房间十九间,建筑面积581平方米,占地约5700平方米。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树木葱茏,青草繁茂,清幽宜人,它是徐老生活、成长和早期从事教育活动的地方,是一个适宜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1963年,五美学校30周年校庆之际,故居内设立了陈列室,对外开放。1995年,成立徐特立故居纪念馆。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字师陶。著名的中共“五老”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50岁的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入党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中央苏区建设、二万五千里长征、陕北边区和新中国的建设,历任中央苏区教育部副部长、代部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宣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十分关心国家建设,致力于大众化、民族化、科学化的文化教育建设,为奠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毛泽东主席在审定悼词时亲笔加上“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1877年,徐特立生在长沙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1889年,12岁时,伯祖父去世,徐特立过继给伯祖母为孙。从此开始,徐特立在此处故居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走入故居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天井中的四棵树,其中两棵桂花树,苍劲挺拔,有一种使人内心安稳、沉着的力量。这两棵桂花树是徐特立20岁时亲手栽种的,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1895年,18岁的徐特立决定以教书为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学生遍布长沙各个学校和各种领域,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田汉等都是其学生,此时的徐特立是长沙教育界著名的“长沙王”。
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教育战线上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为我们党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文化等人才。党中央评价他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徐特立栽种的两棵桂花树,茂盛遒劲;他的革命教育思想,依然滋养着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民。
四合院大门东西两边紧挨着教室和教师卧室,两间教室布局相同,只不过东边教室增加了徐特立轻微倾身微笑教学和第一排一位学生认真听讲的铜像。走入这间教室,我坐在课桌旁,仿佛我的在耳边似乎响起了徐特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谆谆教诲。
向左走到故居里一间西边教室,课桌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内,教师卧室紧挨在教室旁边。20世纪初,徐特立任教于长沙各个学校。任教期间,徐特立崇尚勤俭节约,生活极为俭朴。为了节省开支,他的家人一直留在乡下居所,妻子熊立诚在老家喂猪种菜,维持家庭基本生活。他每次回家,都是步行80里路,舍不得午餐费,只带些家炒的薯片作路上充饥之用。当时,徐特立看到五美乡方圆几十里没有学校,为了让贫困的农家子弟有机会上学,就在家乡创建了五美初级小学。徐特立节省的资金,就是用来维持这所小学的费用。1915年,为了解决校舍问题,他改建了自家老屋,扩建了两间教室,在原来初级小学办学基础上,创建了五美高级小学。我们走进的教室,就是五美高级小学的旧址。可以说,以老家房屋为基础创建五美高级小学是徐特立作为伟大教育家的一个缩影。
从教师卧室出来,走入西厢房“徐特立生平业绩陈列”展厅。展厅按照“坚强的老战士”“杰出的教育家”“一代师表革命楷模”三大专题进行展示。我们仔细地观看了展厅内陈列的徐特立穿过的衣物、用过的装书籍的箱子等珍贵文物,以及记载他伟大事迹的一张张照片。这些文物和照片述说着徐特立经历过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众多照片构成的主题中,“断指反帝”体现了这位温厚长者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爱护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1909年12月8日,徐特立在给全校师生作时事报告时,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以及清政府崇洋媚外、欺压百姓的各种罪行,讲着讲着,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直奔厨房,取来菜刀,当众砍下一截手指,用鲜血写下了“请开国会,断指送行”八个大字。徐特立“断指反帝”的壮举激励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很快传遍长沙、湖南以至于全国,影响了一大批青年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回忆说: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
进入堂屋,我看到堂屋门上悬挂着毛泽东为老师70寿辰题写的“坚强的老战士”雕刻的木质牌匾,屋内安放着徐特立坐姿铜像。
1926年徐特立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参加了湖南的农民运动,成为湖南农民协会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而且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部长,为湖南的农民运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好景不长,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5月21日,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并叫嚣:“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又抓共产党,又抓革命群众,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长沙附近被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达1万多人。徐特立本身是很有地位的人,当时他已担任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3所学校的校长。在国民党内有较高的地位,一些反动派都来拉拢他,用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诱惑他,面对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徐特立拒绝了反对派对他的拉拢、利诱,冒着杀头的危险,1927年,50岁高龄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有好心人劝他:“如今革命失败了,不少人已经退党了,你怎么还入党?”徐特立立场坚定地回答:“革命成功的时候,多一人少一人无所谓,正是因为革命失败了,需要我们继续干,逃跑算什么?”正如毛主席后来在写给徐老60大寿的祝寿信中所讲的:“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您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得态度是十分积极的。”
1934年,徐特立跟随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此时他已经年近60,组织上给他分配的马匹,他总是让给伤员,自己当起了马夫;过草地时,他将节省的粮食,送给患病的谢觉哉,自己吃树根草皮。他以坚强的毅力,同他的战友们一起,走完了艰难而伟大的长征路。
从堂屋出来,向左依次走进了四合院东边徐特立夫妇的卧室、换衣室、饭堂、烤火房、厨房,以及徐特立儿子徐笃本和徐厚本的卧室等展厅。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一生事业与其妻子熊立诚的坚定支持是分不开的。徐特立曾经饱含深情地讲道:我自辛亥革命前,即进城办教育,把妻室儿女留在农村;后来离开家乡到法国留学,接着回国参加革命,至今十年来,与家庭隔绝,不通音讯,这都是反动派的压迫所致。我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妻室儿女。但国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革命还没有成功,国破家何在?
在徐特立和熊立诚的教育下,徐笃本、徐厚本兄弟先后投入到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中。长子徐笃本,少年时代就投入了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牺牲时年仅21岁。1938年,小儿子徐厚本自延安返回长沙开展工作时,途中不幸染病去世。
走出故居,阳光斑驳,树影婆娑,回首望向这处清末南方四合院,质朴厚重之感油然而生。徐特立就是从这里出发,攻坚克难,浴血奋战,同他的学生和战友们一起,谱写了一曲红色赞歌,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