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青龙微影)花厂峪地处燕山东端,这里群山环抱,沟深林密。抗战时期,这曾是冀、热、辽的抗日中心。长城的砖石上,布满了军民与敌人鏖战时留下的枪痕弹迹。冀东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铜墙铁壁花厂峪,固若金汤靴脚沟。这是1946年,热河省人民政府授予花厂峪村的锦旗,党中央以此表彰他们为全国抗战和解放作出的牺牲与贡献。

1942年冬天,在东北与华北咽喉之地、长城线上,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党委组建“临(榆)抚(宁)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工委,在群众的支持下,组建了党支部、民兵队,开办了被服厂、兵工厂、党校和野战医院……

军民鱼水情义深,老少妇孺齐上阵。花厂峪人民腾出房屋、拿出粮食、缝制鞋袜、救治伤员,多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原本普通的小村庄,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敌人调集6000多日伪军,兵分10路,再次对花厂峪实施重兵“围剿”。
军民据守在五人岭,激战两天两夜,打退敌人31次进攻。丧心病狂的敌人对花厂峪实施抢光、烧光的暴行。隐蔽在深山密林中的康玉平等18位母亲,害怕孩子的哭声暴露部队行踪,忍痛用奶头和棉被紧紧捂住自己的孩子……部队安全突围,可这22名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却永远地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此发生过大小战斗200多次,有影响力的战役20余起。仅有400多口人的村庄,有86位村民惨遭杀害,500多间房屋在火海中变成了废墟,各家的大牲畜全被杀光,全村6000多亩山林柴草化为灰烬……
无私拥军,踊跃参军,毁家纾难,支援前线。花厂峪,不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还是抗战胜利后抢占东北、大军挺进东北的重要中转地……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道:中国的解放没有东北不行;东北的解放没有冀东不行……而冀东的桥头堡和前哨重地,恰恰就在咱们的花厂峪,李运昌、张化东、曾克林、罗文、马骥等一大批共和国杰出将领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
花厂峪人民身上的老区精神,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是一种忠贞不渝的信仰,是一股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税务青年,我们要学习、传承、弘扬老区精神,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服务群众、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