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上,在冀南大地,这里,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这里,曾经活跃着一支驰骋沙场的军队。在这里,他们呼风唤雨与日寇浴血奋战,在这里,至今仍有几位参加抗战的老党员、老八路,九十多岁的高龄精神矍铄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2019年八一前夕,我们又来到了河北民政医院看望慰问在这里疗养的老八路魏经武,听他讲述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
风雨沧桑,岁月流逝,记忆逐渐忘却,但96岁高龄的魏经武老前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拥有70多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用一份几乎苟求的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要当八路!”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14岁毛头小子,成长为真正的军人,这要来源于八路军的英姿飒爽,正义担当让他心驰神往。
魏经武,1923年8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沙河县(今沙河市)西苏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五口破房两间,沙坡地半亩,一年四季靠租种地主土地和父亲外出打短工为生。由于家里穷,在参加八路军之前,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不到8岁就开始给地主干小活,放羊放牛受尽欺凌。
西苏庄环山,村民们淳朴。魏经武老人说,七七事变后,10月份邢台沦入日伪手中,日伪军队一驻扎,就不断地开始到沙河西部山区的村庄进行清剿。村民们担惊受怕,派人到高处站岗。14岁他和家里人收拾好几个包裹,甚至做好了逃出村子的准备。

魏经武回忆,还没等日伪祸害村子,八路军就来了。1938年3月,八路军冀南军区抗日武装14团二营在营长郝自存、教导员毛凤彩的摔领下,来到了西苏庄宣传抗日,14岁的他怀着国仇家恨毅然参加了抗日队伍。“由于自己年龄小,个子又不高,就把我留在了营部当通讯员”。
魏经武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反扫荡,那天部队得到消息,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出了据点,向抗日根据地扫荡而来。得到消息后,八路军游击队马上在沿途山上,树林中,埋伏好。中午,当扫荡的日伪军进入了他们的埋伏圈时,魏经武他们一个营的八路军战士,一阵排子枪,一排手榴弹,在指挥员的率领下,突然一拥而上,把日伪军包了饺子。
1940年春天,冀南地方抗日武装进行整编,魏经武所在的团划归129师385旅,团长是肖永银。团营干部许多都是从129师769团补充的老红军。整编后,魏经武由营部下放到六连继续当通讯员。1940年6月到1943年春天,他们6连在连长王占元,指导员赵小的带领下,近3年的时间里,按照上级部署参加了攻打山西武乡县段村的伪军,和塔山岭,湖南岭日军等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在攻打湖南岭的战斗中,指导员赵小和头部重伤,当我把指导员背下阵地时,指导员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说到这里魏老擦了一下眼睛挺直了腰板:“1943年春,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党组织看我立场坚定,作战积极勇敢,批准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王永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表面上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和平谈判,暗地里鼓动阎锡山进攻我上党革命根据地。1945年9月,魏经武由肖永银团长的警卫排排长调回作战部队担任突击排排长,按照部署参加了上党战役攻打老爷岭的战斗,他们突击排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歼敌上百的胜利。

上党战役结束后,部队开始整编,这时的魏经武担任整编后晋察鲁豫野战军22团2营6连连长。不久刚刚整编后的部队下了太行山,参加了邯郸战役。他们团的任务是开进磁县,攻打进犯到磁县洛曹的马法五军,这场战斗,魏经武带领6连担任全团的突击队。他和指导员韩胜冲在全连的最前面,用集束手榴弹打开了西寨门,国民党军队像一窝蜂一样向他们扑来,战斗打的十分惨烈,从头天下午2点打到次日上午9点,全连90多人打的只剩16人。“我们歼灭的敌人更是数倍于我们的伤亡,就在战斗快要结束的时候,敌人向我打过来一梭子子弹,又扔过来一颗手榴弹,子弹被我躲过,我的右胳膊却被手榴弹弹片打断,在场的排长赵峰,班长张魁,通讯员小张见我负伤,立即为我包扎,然后把我送进了磁县义井我军医院”。
三个月后,魏老离开队伍专业到地方工作。作为一位老党员,他思想觉悟很高,国家遇到什么大灾大难,他首先倾囊相助,出自己的一份力。“我这么大岁数了,什么也不图,只是受了国家这么大的恩惠总觉得该回报点儿什么似的”。
老人的一番话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钢铁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安居乐业,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一生为我们守护来的。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元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