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指出了农村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易造成环境污染,且会危及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通过查阅国内外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1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到“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农村垃圾围村的现象越来越多,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前者成分相对复杂,存在塑料包装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后者主要是秸秆、农膜、施肥施药等废弃物。这些垃圾如处理不善,易导致水气土受到严重污染,最终有害物质会进入人的食物链中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1]。国家对农村垃圾的治理也在持续升温,从2015年因地制宜的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有效治理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村工业垃圾等,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设施设备齐全、治理技术成熟、保洁队伍稳定、资金保障长效、监管制度完善;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85%以上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0%以上的农膜回收率;95%的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2]。2016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指出加快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3]。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处置,建设清洁卫生的宜居环境和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4]。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改善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2 国外农村垃圾污染治理
农村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分为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如餐厨垃圾、废塑料品、废旧电池等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禽畜粪便、秸秆和农膜等是生产垃圾。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形成了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的垃圾处理过程,农村垃圾处理也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最终的处理目标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5,6,7]。
(1)日本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上十分严格,根据不同地方设立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回收方式,如家庭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件垃圾和资源垃圾4大类,每一类又详细分类,有许多子分项[8]。窦林娟等提出日本农村和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成功的原因与环保管制严、惩罚力度大有关[9]。解源源认为日本目前农村的垃圾处理法律主要是《废弃物处理与清扫法》和《空气污染控制法》[10]。日本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同时,政府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方面等政策优惠和支持,积极的鼓励企业投入到环境卫生产业来。
(2)美国农村垃圾处理是积极推进商业化运营,形成以收集、回收、处理、加工和销售为一个系统的商业化模式,将服务由小规模的家庭公司来社会化。李佳等[11]研究表明,美国农村布局多呈分散式,农村垃圾治理的具体措施有抓住源头控制产量、采取措施鼓励回收利用、市场运作提高治理效率。吕立才等[12]指出美国的农村环境得益于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学的分类管理方式,消费者良好的环保意识,管理主体多元化、服务多样化和市场运作、管理服务供给和需求有效衔接。
(3)德国的垃圾处理以堆肥、焚烧、机械生物处理和安全填埋等方式为主。目前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对垃圾填埋场的规范、建设、运行进行全面控制,并得到科技和企业的技术设备支撑,使得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行处于成熟阶段,技术亦无太多问题,往缩减废物数量,强化防渗技术方向发展[13,14]。《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规定“废物避免与废物管理”的优先顺序五步架构,完整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再利用、资源化,如焚烧发电,对经其他利用措施处理后的残渣需进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无害化处置[15]。
(4)加拿大农村环境治理得益于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技术手段,法律既保护农业,也规定了企业的环保职责,并追究其相关违反法律的责任。通过《草原农场复兴法》来改良草原土壤、兴修水利,从而使农业生产高效可持续地良性发展,建立真正现代化的农村环境。
3 国内农村垃圾污染治理
3.1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及原因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种类繁多,构成复杂,过去以果皮、秸秆、人畜粪便等生物垃圾为主,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塑料包装、一次性用品、塑料薄膜袋、废旧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等为主要垃圾。来源广、数量大,人均每天产生1.03kg左右。农村的布局分散导致垃圾也分散,处理难度大。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垃圾转移向农村,危害农村生态环境。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匮乏、治理后劲不足;政府部门缺乏联动,被动应付;农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淡薄;垃圾处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立法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
3.2 农村垃圾的收运处理
长期以来,农村垃圾处理技术一直滞后于城市,且缺乏相适应的处理技术,有些垃圾多放置于村前屋后和河道等[16,17],条件允许的村镇已经开展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同时鼓励就地资源化,加快整治“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问题,防止城镇垃圾转移至农村。这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崇明岛采用“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合理处置”的模式,有效处理垃圾,建设美丽新农村[18]。
3.3 农村垃圾处理方式
从相关文献来看,我国农村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与发酵,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也根据经济水平、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效果最优的方式[19]。
卫生填埋是对经过焚烧、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其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且大多含有毒有害物质,还包含重金属,处理难度对技术要求较高,处理不善会环境二次污染[20];同时该法资源回收率低,如甲烷气体,对气候变暖的贡献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0倍[21]。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充分回收甲烷是相当有必要的。卫生填埋技术占地大、投资和运行成本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也越来越多,后序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也在增大,对渗滤液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焚烧法[22]是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垃圾焚烧炉中,其可燃成分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转化成燃烧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废渣。该方法处理效率高,还能有效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占地少等特点,再加上尾气净化技术迅猛发展,一些大城市还建立起了垃圾焚烧发电厂。针对我国垃圾中厨余垃圾多、热值低、水分高、灰分大、成分复杂的特点,应尽快开展垃圾分类,研制高效、廉价的焚烧炉和尾气处理技术,扩大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实现规模化、商业化。
堆肥法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并利用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杀死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生物化学过程[23]农村垃圾有机化程度高(如瓜果皮、植物残体等),适合用堆肥法来处理。辛雨菡[24]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用蚯蚓代谢来促进废物转化,形成可用来改善土壤的肥料。
4 农村垃圾处理建议
4.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民也知道垃圾污染是主要原因,但其环保意识较低,需要环保、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通过电视、标语、海报、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做到低碳环保。
4.2 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垃圾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处理,从源头提取可回收资源,再根据理化性质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可减少垃圾、降低成本,又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垃圾填埋场垃圾量减少,使用寿命也相对延长,土壤和环境空气的污染也相对减小。
4.3 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最佳方式
目前我国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其次是堆肥、焚烧,随着村民素质提高、垃圾处理工艺完善,焚烧和堆肥会成为主要处理方式。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可燃性的用来高温焚烧发电,有机物质可以堆肥制肥料,无机垃圾可填埋处理等,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4 增加环保资金,将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
近年来随着农村环保资金的增加,农村环境整治得到良好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保障所以,地方政府除了增加专项资金外,还可以放开投资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环境整治中来,使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化。
4.5 建立和健全农村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农村环保工作本来起步就晚,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基础设施不健全,与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因此,县级以下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农村环境管理工作,制定或健全相关的法规,从严执法,使农村垃圾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为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作者简介: 董蓉(1984-),女,云南省德宏州生态环境局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察及污染治理方面的工作。
来源:绿色科技. 2020年14期 第190-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