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城,爱意流淌。2025年4月16日至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行动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温暖绽放。由筑梦未来项目组韩晓珂老师与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精心指导,心理协会倾力打造的"心手相牵,无毒同行"关爱山区儿童活动,以线上线下交融的创新模式,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爱心交响曲。三天的活动里,千余名师生用笔墨传递温情,以科技架设心桥,让爱与希望穿越崇山峻岭,在彩云之南的校园与偏远山区间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这场充满温度的活动,不仅延续了传统公益的质朴情怀,更融入了数字时代的创新基因。线下,同学们俯身书写祝福的身影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线上,一张张承载着大学生活剪影的电子明信片在云端翩翩起舞。当现代科技遇见传统公益,当校园智慧碰撞山区渴望,这场爱心接力赛迸发出令人惊叹的火花。活动累计吸引参与人数突破千人,收集祝福明信片逾3000份,最高点赞数达到3722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颗跳动着的赤子之心。

多元互动,传递温暖
线下活动现场,同学们在便签纸上写下对山区儿童的鼓励与禁毒防艾小贴士,亲手贴上“祝福白板”;线上则通过小程序生成电子明信片,融合校园生活照片与手写寄语,转发至社交平台集赞。每一次的转发和投票都凝聚了师生们对山区儿童的深切关怀。




公益落地,爱心续航
活动结束后,云南农业大学心理协会联合“筑梦未来”公益组织,将捐赠的书籍、文具和体育器材送达山区学校。一封来自受助学校的感谢信中提到:“这些物资如春日暖阳,点燃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此外,线上明信片也被打印成册送至山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跨越山海的牵念”。

以爱为种,播种希望
活动不仅传递了物质援助,更注重精神滋养。明信片上“愿你们如春蚕花般绚烂”“别怕孤单,你的笑靥被温暖收藏”等话语,为山区儿童带去情感支持。主办方表示:“每一份善意都是筑牢生命防线的砖石,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公益之光照亮更多角落。”参与者表示:“写下祝福时,仿佛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公益不再是遥远的概念。”校心理协会负责人也总结道:“聚沙成塔,我们愿做山区儿童成长路上的点点星光。”

结语当文字长成森林,温暖漫过群山。这场活动以创新形式架起心桥,诠释了“心手相牵”的真谛。云南农业大学师生将继续以爱为种,在公益路上播撒永不褪色的春天。 ——云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协会与筑梦未来公益项目组韩晓珂老师联合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