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
原创张运和
直面当下
光荣的历史使命
伟大的奋斗目标
复杂的内外环境
都呼唤我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让我们和总书记一起
拒绝“剩”宴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央视网,2020-08-13,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光盘行动”,张嗲嗲在家开展20年。
张嗲嗲的双胞胎外孙,今年13岁,养成光盘习惯10年。
作为“光盘行动”的一员,以下是分享:
对于光盘,老龄朋友并不陌生,上世纪50、60年代就是典型的“光盘年代”,当时别说是白米饭,有其它杂粮或蔬菜什么的,能让肚子填饱就不错了。
记得自己几岁时,六口之家的我们,不仅三餐的饭碗菜碗光盘了,连盛米汤的盆子也做到了“光盆”。说实在话,人最怕的就是肚子敲鼓,俗话说得好,“肚子没粮,心里发慌”。
改革开放后,让人们最先获得幸福感的不是穿着和住房,而是不再愁吃不饱饭了。
工作后,吃上“国家粮”的我,后来又告别了“定量制”,“粮折本”也没有了,不过越往后,张嗲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忘本,食堂、餐馆、家庭的餐桌上,到处是不光盘的现象。公款吃喝、城乡喜事宴席时,情况更严重,人们毫不顾忌地浪费着,看重的是可能是所谓的“面子”。
人生难免饭局,朋友们请我点菜时,我往往是根据人数再减一,比如六个人,我就只说个大方向,“6个人,三荤二素不超5个菜,就足够了”。只是有几次,我的提议没有遂意,请客的朋友仍多点,再招呼我们放肆吃,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有些尴尬和无语。
湘府英才小学食堂,我们在“光盘”!
如今国家倡导光盘行动,其宗旨是: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
对光盘,我们的理解应该不只是在餐厅吃饭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菜。我们也不应该理解这只是一场行动,我们而是要将“光盘”践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不光盘,不仅浪费了粮食和食品资源,还直接浪费了食品生产和加工的生产资料,换言之不光盘就是一种浪费行为,按全国14亿人口计算,这个浪费是巨大惊人的,这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背道而驰的。
不光盘,还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张嗲践行了多年的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的组成,也算比较了解,厨余垃圾占到了生活垃圾的50%-60%,厨余垃圾中的剩余饭菜和食品又占到60%左右。
厨余垃圾,短期内易腐烂,除产生恶臭、滋生蚊蝇,如不及时处置,也会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我们积极、有效地推动光盘行动,对于生活垃圾减量也就意义重大。
抓好光盘行动,从某个层面讲,也有助于中小学生素质培养,如果培养孩子从小就光盘,当他走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时,理智消费、勤俭节约这些好习惯可能就与他相随。
倡导光盘行动,有些家庭和单位确实起到了模范作用。
2016年11月22日,我受邀去天心区仰天湖中建小学讲课。课毕已11:40时,至始至终陪着孩子们一起在听课的宋校长非留我在食堂吃饭。她还特意提示说,请看看我们食堂,看看我们师生是怎样做到光盘的。呵呵,凭这一点,我破例接受了“吃请”。
食堂所见,比我想象的还要到位。
食堂里有充满趣味的光盘宣传栏,师生们井然有序在用餐,没有一次性的筷子、汤勺等,同学们还严格遵守“坐相”要求,各班还有巡回督查的值日生,他们认真负责,将实时督查情况记录在册。
食堂鼓励同学们领餐时适当少取,若需要添饭或加菜,则再次排队领取。
同学们用餐完毕,会将餐具按要求初步处置,食堂备有专门用来装剩余饭菜的蓝色桶子。
那一天,多数同学用餐完毕,张嗲查看蓝色桶子,我对师生们的光盘行动佩服有加,因为6个桶子除有少量的猪骨头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剩饭余菜。
那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在倡导光盘行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向天心区仰天湖中建小学的师生们学习。(供稿:林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