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人(元振国)202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笔者于8月10日一早骑摩托从河北邢台出发,240公里路程一路飞驶,途中,翻山越岭,踏上百团大战始发地山西阳泉狮脑山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土地。
血战狮脑山是1940年8月,八路军129师385旅与日军在山西阳泉狮脑山爆发的阵地攻防战,此战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正太铁路破袭战的关键战役,
上午9点多,我来到了百团大战狮脑山战斗遗址。它位于狮脑山中部,属城区义井镇王家峪村,占地50余亩。
五指战壕全长2000多米,大约一人多高,壕沟不仅能有效掩护战士们的行动,各个“手指”之间还相互连通,方便兵力的调配和支援,形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战斗堡垒。八路军129师385旅的两个团就是在这里,靠吃黑豆、啃苞米、喝菜汤与日军鏖战六昼夜,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8月,八路军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在华北敌后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举世闻名“百团大战”。
8月20日晚22时,由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预先埋伏在正太路旁的15个团的兵力,同时向铁路线猛扑。坐落在阳泉火车站以西数里的狮脑山是阳泉的屋脊,控制了狮脑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铁路的咽喉。为了牵制驻扎在阳泉的日军,掩护正太路西段军民破路,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和14团等部队约4000余人有陈锡联旅长带领,冒着大雨,在消灭了附近西峪村矿警队后,于20日抢占狮脑山,连夜构筑简易工事,切断正太铁路咽喉。
妄图再度夺回狮脑山高地的日军片山旅团连续多日一次又一次疯狂反扑……先后动用1500余人兵力迂回夹击、炮轰空袭,甚至将日本侨民武装起来在20多架飞机掩护下进攻狮脑山。最后穷途末路的日寇竟违背国际战争公约释放毒气弹。为保障阳泉以西我军破击部队的安全,坚守在这里的八路军拼死抵抗日寇发动20余次进攻。
驻阳泉的日寇没想到一夜之间,一座荒山被修筑成了坚固的战斗阵地,21日凌晨,日军在桃河的河滩涉水向前运动时,遭到我第14团迫击炮连的猛烈轰击。霎时间,阵阵炮弹打得敌人如羊群碰上了猛虎,倒的倒,散的散。敌人勉强组合成散兵队形,向我阵地高坡扑来,第14团五连、六连战士以密集火力猛烈扫射敌人,使敌人寸步难移,葡萄不前,最后只好弃下倒闭的尸体缩回阳泉。敌人第一次反扑,就这样被我们击退了。当日下午1点钟左右,日寇增集了150多人,绕道狮脑山石侧的西峪村,想从狮脑山的背面迂回我第14团阵地。这时第385旅陈锡联旅长和卢仁灿主任正领着第769团一、三营营长在这一带察看地形,发现这股敌人之后,陈锡联旅长果断命令:“769团一、三营赶快上来,立即投入战斗!”第14团也发觉了敌人的企图,团长孔庆德命令第三营九连、十一连冲下去。日寇本想从侧后迂回我军,没想到陷入了我军的三面夹击。在第14团3营和第769团一、三营的打击下,敌人虽有督战队的嗥叫,但士兵仍趴在地下,不敢前进,战斗一直打到黄昏,敌军毫无进展,两个中队大部分被歼,一部分跳崖逃跑。
在两次攻击失败之后,22日早晨,敌人又集中了200余人,从燕子沟向狮脑山攻击,企图打开一条通路,以解正太路沿线之危。而我们部队始终扼守着阵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下午,敌人又向我组织了一次猛烈攻击。敌山炮先是压制我迫击炮火,然后又想摧毁我三营机关枪阵地。突然,正在向敌射击的第三营一个机关枪阵地被敌人炮弹击中,机枪手牺牲了。这时,第769团团长郑国忠和整个山头。午后,20余架敌机低空盘旋,轮番向我阵地扫射、轰炸,掩护地面敌人向我攻击。连日下雨,战壕里积满了雨水,英勇的战士卧在泥水里沉着迎战,一排排手榴弹,把冲上来的日寇打得滚下山去。狮脑山的勇士们,齐心协力,英勇杀敌。工事毁了,就以弹坑当掩体;机枪手牺牲弹药手就接上去继续打;敌人投掷的毒气弹冒着滚滚白烟,战士们就用集束手榴弹轰炸,将它驱散。就这样一直血战到黄昏时分。
8月25日,战斗已进入了第六天,发狂的敌人从天一亮就出动了二十多架飞机,并集中了炮兵火力轰炸狮脑山。大量的炮弹、炸弹飞向我军阵地,狮脑山主峰淹没在浓密的硝烟之中。敌人经过一番狂轰滥炸,以为我军已丧失战斗力了,没想到刚冲到第14团一营的阵地前几十米时,就被战士们甩出的几百枚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前面的敌人被炸倒了,后面的还想往上冲。这时,我第一营三连的指挥员喊道:“共产党员们,抗日英雄们,冲啊,坚决把鬼子压下去!”战士们端着刺刀冲向敌人。霎时间,刀枪的碰击声,我军的喊杀声,鬼子的嗥叫声混成一片:有的战士和鬼子厮打起来,把鬼子活活掐死;有的战士的刺刀穿透了鬼子的胸膛,撞在石头上,把刺刀捅弯了,拔都拔不出来;有的战士抡起枪托砸敌人,把自己的虎口都震裂了。这一场血战一直持续到天黑,直到把敌人赶下去。
至此,我军在狮脑山阵地上已经苦战了六日六夜。连日来秋雨连绵,指战员们整天穿着湿透衣衫,战壕里泥泞不堪,鞋子上的黄泥粘的有好几斤重。由于我军10万多兵力集中在正太沿线作战,粮食供应非常困难。坚守阵地的战士开始还能吃到一点黑豆,以后黑豆也吃不了了,只能吃豆角、南瓜做的菜汤。患有连菜汤也喝不上的时候,只能肯尚未成熟的苞米和野菜。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军仍然坚守着狮脑山阵地。直到8月26日,我军完成预定任务后,才撤离狮脑山。
在奇峰陡立的狮脑山上,第129师385旅769团和14团的勇士们,在暴雨、物资匮乏条件下依托简易工事,以手榴弹、刺刀近战等方式与日军周旋,经过七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牵制住日军主力,成功保障了正太铁路西段破袭作战顺利实施,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全面胜利立了首功。当时,八路军总部曾连续四天发布《捷报》,向全国介绍狮脑山战斗的战况。彭德怀副总司令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总结中,高度肯定了“守卫狮脑山的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总部和129师都对狮脑山战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阳泉市市区西南10公里的狮脑山上,这里地势险要,曾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正太战役” 的主战场之一。巨型浮雕气势恢宏,红旗在空中飘扬,八路军战士手握武器,奋勇杀敌。
石脑山主峰,洁白的百团大战纪念碑伫立在山中,仿佛锋利的刺刀直冲云霄,全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坐落于此。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每年吸引40余万游客前来参观。
山下是城市,是万户千家,狮脑山高耸挺拔,比山更挺拔的是中国人的脊梁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再现出刻骨铭心的战役,让人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精神。
馆内氛围庄严肃穆,灯光照在每一处浮雕、每一处展板上,展柜中的实物记录、再现了百团大战艰难的作战经过。
纪念馆内的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生动记录了百团大战的战役过程。在科技赋能下,百团大战历史正以全新方式“活”起来。打开百团大战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VR探馆”,访问由228件文物数据等构建起的红色基因库。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展馆墙壁上,革命烈士留下的话语铿锵有力,范子侠将军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纪念馆内,一截正太铁路铁轨静静放置于展柜中。面对围观的游客,讲解员格外动情:“当晚暴雨如注,阳泉成千上万的煤矿工人、农民与八路军并肩作战捣毁铁轨,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是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
从狮脑山巅放眼周边,太行山脉的一座座山峰宛如无字丰碑,铭记着中华儿女共御外侮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念。
(责任编辑 胡献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