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益中国人    投稿信箱:zggydb@126.com 人员查询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创新 > 公益教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公益中国人踏访草帽山

时间:2025-09-03 22:52:36  来源:公益中国人  作者:元振国

  公益中国人(元振国)在距离阳泉市区大约20多公里的草帽山脚下有一个南沟村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3个自然村组成,国道307线、太旧高速公路和石太铁路穿村而过。村里建起了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

图片1_副本.jpg 
草帽山位于狼峪西南,海拔1200米,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狼峪车站和周边地区,由于其位置独特,地势险峻,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作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图片2_副本.jpg 
                    笔者和范子侠将军的孙女范蔚
  我驾驶着摩托从狮脑山出发,行驶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这里,与早于等候在这里的范子侠将军的孙女范蔚汇合,在范蔚和她的女儿陪同下参观了阳泉草帽山抗战遗址、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廉政教育大讲堂
图片3_副本.jpg 
站在阳泉草帽山抗战遗址处,这里,当年的战斗遗迹还依稀可见, 抗日战壕、碉堡炮楼、红色展览馆……置身其中耳畔仿佛响起炮火连天声;流水潺潺,满目绿色,蜜蜂花间飞舞……眼前的郊区旧街乡南沟村俨然一幅令人沉醉的山水画卷。当年范蔚的爷爷范子侠将军就曾在这里率部与日寇作战。范蔚说:“爷爷的一生都在炮火和硝烟中度过,他为了自己的信念,放下了亲情,舍下了生死。”那场令爷爷“舍下了生死”的战争就是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八路军总部发动这次进攻战,主要是当时由于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投降危险与抗战困难。一方面日军加紧诱迫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投降;另一方面,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利用重要交通线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和“扫荡”。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总部认为,为坚决反对投降,振奋抗战军民,锻炼自身的力量,应当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的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横跨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因此,百团大战八路军的破袭首先从正太铁路发起。狼峪火车站(也称为测石火车站)是正太铁路上的二等车站,平时驻有百余名日军,车站四周工事坚固,其南面靠着有炮楼、碉堡的草帽山,直接钳制八路军在正太铁路的破袭活动。
图片4_副本.jpg 
   抗战初期,范子侠烈士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愤然辞去军职,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等职。百团大战中,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就在山西阳泉,其地理位置正处于正太铁路中点,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司令部设立于此,是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基地。
图片5_副本.jpg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后,范子侠将军身先士卒,率部参战,开展正太铁路阳泉至寿阳段的破袭任务。带领将士在距敌60多米处开炮夜袭攻克桑掌桥、坡头火车站、乔装打扮智取狼峪火车站测石站)。在率部强攻草帽山时,日军使用了毒气弹,范子侠与百余战士中毒。之后,等毒气慢慢散去后,八路军战士再次向草帽山发起了强攻,顶着敌人释放的毒气攻克草帽山等日军多个据点最终,将日军的碉堡和炮楼全部摧毁,屡立战功,为正太铁路破袭战扫清了障碍。此后,他率领部队转战太行山根据地任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图片6_副本.jpg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范子侠将军的这句话,不仅激励着当年的战士们奋勇杀敌,更成为南沟村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在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上,南沟人传承着革命先辈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片7_副本.jpg 
踏访狼峪抗战遗址公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的遗迹,更能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这里,不仅修复草帽山上百团大战战壕遗址,在山间修建狼峪抗战英雄纪念碑纪念1940年发生在狼峪的那段历史;修建的范子侠将军纪念亭、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范子侠将军塑像,展现了范子侠将军的英雄形象和英勇事迹
图片8_副本.jpg 
狼峪红色展览馆,作为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狼峪战斗”“百团大战之阳泉”“范子侠将军”等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中摆满了陈列柜,里面陈列着防毒面具、军号、枪支等各种带有历史印记的物品。展厅的入口处摆放着一个精巧的沙盘,清晰地呈现出狼峪草帽山周边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年战斗的布局。泛黄的历史照片、珍贵的历史资料,让人们了解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图片9_副本.jpg 
   如今的南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村里将原知青大院改建为培训住宿中心,还配套建设了接待中心、活动广场、纪念厅、宣誓墙、廉政教育长廊、培训场馆、红色教育大讲堂等,将散落在全村的历史遗址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线路。每逢节假日,来村里接受红色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市民来村里踏青参观。
(责任编辑 胡献芬)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传统拜师礼续文脉 国画家李扶耕雄安收徒许子一
传统拜师礼续文脉 国画
神航科技集团全面布局新产业 推进酶硒科技应用与发展
神航科技集团全面布局
邢台市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组织开展“ 八一”慰问抗战老兵活动
邢台市退役军人创新创
琴心剑胆负壮气 ——记勇敢跳水救人的李光辉副教授
琴心剑胆负壮气 ——记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特别公告 | 组织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