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是人们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是一个包含了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在内的复杂的精神文化系统。精神家园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于退役军人来说,应由科学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文明的修养品格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等构成。退役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要继续出色工作、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不断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新贡献,必须坚守精神家园高地。
一、退役军人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格。退役军人只有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做到本色永不变、退伍不落伍。
精神家园是退役军人安身立命的思想基地。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失去脊梁骨,不能自强自立;一个政党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失去理想信念,不能事业有成;一个家族要有点精神,否则就会家业衰败,一代不如一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没有使命般的激情,不思进取,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退役军人长期受到党的培养教育,其中不少人是共产党员,要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作为坚守精神家园的光辉典范。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就是对党的纲领、党的路线、党的指导思想的坚决拥护;就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就是艰苦奋斗、努力工作,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无数共产党员占据精神高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党员在革命遭受挫折时迷茫彷徨,甚至投敌变节;或者在执政后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而违法犯罪。历史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如果动摇了精神家园,就会走向毁灭。退役军人应当牢记,精神家园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退役军人安身立命的思想基地。只有守住精神家园,才能经受任何艰难困苦、任何金钱美色、任何威胁利诱的考验,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才能不断为党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精神家园是退役军人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在9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共同构建了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我们克敌制胜、开拓前进的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些精神的引领和支撑下,我们党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业,从苦难走向辉煌。民主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重水复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风云变幻的考验,我们之所以能够胜利地走到今天,最根本的就是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退役军人在军队一直弘扬和践行这些伟大精神,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离开军队后,如果精神家园颓败、精神支柱倒塌,就会失去前进的灯塔。只有坚守崇高的精神家园,才能保证在奋进中始终斗志昂扬、充满活力。
精神家园是退役军人明辨是非的强大武器。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新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辨是非显得非常必要。当前,“非毛化”等历史虚无主义,现代化就是“西化”,美化神话“公民社会”,要求绝对的“新闻自由”,攻击、丑化共产党、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错误思潮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有的知名学者甚至为之摇旗呐喊。这些错误思潮无孔不入地冲击和考验着每一个人,也消极地影响着退役军人的思想。身处思想激荡的时代,退役军人必须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辨别和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坚守得好,就有了一道明辨是非的精神屏障,就有了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我们的社会就多一份正能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坚如磐石。
精神家园是退役军人成就事业的动力源泉。退役军人从军营走向社会、回归地方,面临角色转变、能力转换、工作转轨、事业转型等现实的考验,特别是在社会日益剧增的各种各样的诱惑下,如果精神萎靡、信仰丧失、甚至消沉堕落,随时有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社会的危险、不思进取的危险,就不可能创造业绩、成就事业。我们党之所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始终事业兴旺发达,不仅取决于党章的崇高规定、党组织的有效工作,更取决于党员是否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来源于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每个党员对党的传统、作风、理想、信念、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自主意识。退役军人要象共产党人一样,用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环境和条件下经得起各种诱惑考验,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非凡的道德勇气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始终保持人生历程有绵绵不断的内在动力。
二、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内涵丰富
精神家园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退役军人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从事各种不同职业,身份具有多样性,应该成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其精神家园必然高于一般社会人。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与传统文化、时代使命、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具有坚实的构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以中国精神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精神,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回顾历史,中国军人始终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创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中国军人的样子很多时候就是中国精神的名片。特别是在那些永载史册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那些备受瞩目的重大考验面前,中国军人所展现的价值理想、精神境界和英雄壮举,都让全世界更加理解了到底什么是中国精神。由此可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退役军人精神家园的主线,必须融入血脉中、深植于骨髓里。历史潮流,浩浩汤汤。民族崛起需要中国军人挺直的脊梁,需要中国退役军人不断超越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以对新的精神高度的攀登,使其精神家园所具有的内涵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拓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能够被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核心价值观,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建设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人的基本价值追求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总体价值诉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社会谋求全面进步的基本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形象。这三个层面24个字,既有中国人民世代梦想与追求的生活境界和社会环境,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与人格要求,还充分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价值观上的具体化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认同与精神追求的高度统一,是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也是退役军人精神家园的核心。退役军人必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带好头、做表率,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精神力量。
以社会共同理想为基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心中一直珍藏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增强“四个自信”,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主导构筑当代中国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巩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最基本的是要坚持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和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现国家价值目标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在追求中国梦过程中实现个人梦。
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军事篇”。从根本上决定和反映着革命军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军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军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的价值理念有着内在的同一性。深刻揭示了我军官兵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支撑。退役军人经过军队培养教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已经在思想上深深扎根,比一般社会成员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诱惑越来越多的今天,更要按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原则不迷航,判断选择不盲目,增强定力不摇摆,修炼政治定力,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保持革命军人崇高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在接续前行中坚守精神家园
精神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精神的承担者是人,精神转化为物质的途径是实践。退役军人坚守精神家园,不仅要把精神家园作为价值追求、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内化为信仰信念,强化从思想上、从情感上认同,忠诚的敬仰和坚定的守护,更要将其外化为行为规范,坚持自觉践行,落实到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牢记使命、永葆本色、砥砺奋进。我国现有数千万退役军人,都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又回归人民、回报人民。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一批又一批军人到地方工作,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功立业。新中国成立后,大批退役军人到地方工作,为加强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退役军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弄潮儿,取得了骄人业绩。这是退役军人坚守精神家园的有力诠释。进入新时代,退役军人坚守精神家园,必须做到“牢记重托、永葆本色、砥砺奋进”。牢记使命就是要清楚认识到,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和人民不会忘记退役军人、十分关爱退役军人,重视发挥退役军队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作用。我们每一位退役军人要时刻牢记肩负的重任,以军人的责任担当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永葆本色就是要坚守军人本色、发扬军人本色,让军人本色永远闪光。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服务人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甘愿为人民奉献一切、牺牲一切。砥砺奋进就是要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不改初心、不惧风雨、不负韶华。退役军人走出军营、回归社会,有对幸福的新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但是,新的人生规划往往与现实存在矛盾,甚至会有许多不尽人意。在实现个人期待上会有一定落差,在生活上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工作上会出现暂时的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坚持“不改初心、不惧风雨、不负韶华”。不改初心就是要牢记军旗下的庄严宣誓,不忘当兵初心的纯洁、热烈、美好,坚持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恪守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把责任使命从保卫祖国转到建设祖国上来。不惧风雨就是在历经风雨和坎坷时,保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发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无论遭受挫折,还是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不失望,意志坚定、士气高昂,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不负韶华就是要只争朝夕、拼搏进取,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辜负大好的岁月年华,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就业有自信、创业有底气、生活有尊严。退役军人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如何实现顺利就业、成功创业、舒心生活。考虑这些问题是人之常情,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应对来解决。这就要求大家做到“就业有自信、创业有底气、生活有尊严”。就业有自信就是要了解国家有关安置政策,相信各级政府一定会尽可能安排好退役军人的工作,同时要体谅国家的就业压力,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相信是金子放到那里总会发光的。创业有底气就是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时代大潮,在不符合国家就业安置政策或者个人不愿意安置的情况下,争取走自主创业之路,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找准创业项目,相信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希望成功时也要勇于面对失败。生活有尊严就是要保持军人的高尚气节,挺直腰杆做人、弯下身子做事,自尊自爱、礼貌友善,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不要盲目攀比,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唯有这样,就会越活越幸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老兵新征程”公众号或添加微信“xzcgf2020”!
|